《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新实践策略——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实践者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中心小学袁志会 发布日期:2020-07-20 15:26:12 |
教育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在现代社会,可以说没有教育就没有现代文明,而教育首先从家庭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对家庭教育有很好的启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家庭教育新常态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在推动家庭教育时,应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培育高素质的下一代竭尽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书籍,如《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千字文》等都是童蒙养正的好教材,每一位家长都是教师,我们应当把老祖宗的学问传下去。
良好的家风,不论是对家庭文明的建设,还是对孩子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传承良好家风,重视家庭教育,努力为祖国在新时期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人才根基,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开拓者。 如果人出生之后是一块普通的玉石,那么教育的打磨可以让其变成一块美丽无瑕的玉。教育可以改变人,而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尤为深远。所以,父母应该回归初心,重视家风建设,让家庭生活充满魅力,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二、家庭教育的重点 父母常常会聚在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么,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呢?曾国藩曾这样说过:“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武器。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离开家庭就会用对待父母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把孝心扩大,推而广之,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整个国家也会变得太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孝亲尊师,尊师才能重道。在古代,孩子拜师时要向教师行跪拜礼,足见古人对教师的尊敬。古代的教师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广受百姓尊敬。
四、家庭教育要建立统一战线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还要明确家庭教育一定要由孩子的父母来推动。只要教育的观念和方式统一,孩子行事就有固定的标准,思想上才不会迷糊,这样一来,教好孩子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家庭教育要与时俱进,也要持之以恒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大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