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教师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1期 总第5897期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1期  下一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晓燕 发布日期:2020-07-13 14:33:00

偶尔翻开发黄的日记,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
 

我是70后。小时候,我们家成分高,日子比别人家更清贫。但不谙世事的我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儿时的记忆里还是有很多美好。
 

我们兄弟姊妹五人,父亲给了我们善良,母亲给了我们勤奋。我们姐妹三人很少出去串门,做家务、干农活、静静读书学习。我瘦小,但干起活来一点不差,施肥、喷洒农药、捉虫、翻地,样样拿得起。那时候,我干得最多的是下地薅草。太阳毒辣辣地照着,玉米叶划得脸火辣辣地疼,汗水不停地流淌。但就是这样,我们还不忘捉蚂蚱、摘麻苞(注:一种草本植物),上树捋叶子、掏鸟窝……艰苦的岁月,带给了我快乐,教会了我坚毅!


我读初中时,学校离家有四五里地,要先走土路再蹚过河才能到达。刚开始,我不会骑自行车,早上上学和下午放学都是步行。那路、那河,承载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春天,路边的野花开了,红的、白的、紫的,挂满露珠,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那般娇小美丽;夏天,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有棉花、大豆、高粱,最多的是玉米,风一吹哗啦啦地响——没有同伴时,我常常被吓得一口气跑出去老远,待跑不动了回头看时,发现除了自己就是空气,不禁又傻笑起来。秋天,河边的芦花白了,绵延一片,似雪风中飞,连同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清的河水里;冬天,下雪了,我和二姐以及其他同伴,在雪地上跑啊、闹啊,笑声回荡在呼呼的北风里……
 

一年四季,我最喜欢春天。下午放学后,夕阳西下,地里桃花红、菜花黄、麦苗肥。梧桐花开了,像一个个紫色的小喇叭摇曳在春风里。我坐在田埂上,看雀归,听蜂鸣,任春风拂、花香袭,看那夕阳,那翠绿慢慢消失在天际……那段日子,午饭常在学校吃,干粮就咸菜,虽苦涩难咽,但在文秀、勤勉两位老师的引领下喜欢上文字,心灵就有了栖息地……
 

后来,我考上了师范,离家三四十里地。那时候还是泥土路,往返都骑自行车。晴天,一路颠簸,一路黄沙;雨天,一路泥泞,一路怨气。有一次回校,同伴琴没有等我自己先走了。我路痴,边问边走,硬是摸到了学校。一进宿舍,我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哭得惊天动地。琴来了,一遍又一遍表达着歉意……霞、琴、云、英,谢谢你们几年的一路相伴,伴我走过风雨,走过四季。
 

再后来,我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深感生活不易。感谢家人,执手相牵,相扶前行;感谢姐妹兄弟,风里雨里,不离不弃,无论天涯,无论咫尺,长相思,长相忆;感谢朋友,困难时的帮助,失意时的鼓励,前行路上,才能披荆斩棘,无论你在哪里,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如今,我走过半生,平平淡淡,亦见成绩。但我依然喜欢春华秋实,人间四季;依然喜欢桃红柳绿,生机大地;依然喜欢读书静思,冬阳下春风里……人生自有诗意,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只想做最真实的自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