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教师园地 | 上一版 下一版 |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家乡的泡桐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燕丽 发布日期:2020-07-13 14:32:14 |
清明,我骑车回老家。 路上,碧绿的麦田和金黄的油菜地相互交织,白云朵朵点缀碧空,一派清新如画的田野风情。正走着,一团团、一串串浅紫色的铃铛似的花映入眼帘,其欲露还羞的姿态,正似“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我艳遇的花叫泡桐花。泡桐花,顾名思义就是泡桐树的花。泡桐树在豫东遍地都有种植,家里家外、田间地头、大路两边,到处都有它的身影。过去,人们常用泡桐树打制家具,像做箱子、锅盖等;现在,由于具有木质轻韧、纹理好看、不易变形、共鸣性强等优点,泡桐树又成了做筝的上好材料。此外,泡桐树的花、叶、皮和果都可入药。 我喜爱泡桐树,既不因为它的高身价和药用价值,也不因为它发出的筝鸣雅韵,而是因为它陪伴着我度过了犬吠鸡鸣的烟火日子。 小时候,我家和姥姥家都种有泡桐树,姥姥家的泡桐树长得高大粗壮,自记事起,我就经常搂抱泡桐树,但无论怎样使劲伸长手臂,两手指尖还是难以接触。我总是愤愤地嘟囔着:好吧,等我长大就能抱住你了…… 泡桐树的花很好看。每到花开时节,院子的天空满是繁花,路上的天空都是繁花,白的、紫的、红的,一簇簇、一串串,风一吹就像千万个铃铛在摇晃,但哪里见过这么好看的铃铛呢?看,它们静默的时候华丽端庄,活泼的时候笑颜盈盈,但始终保持矜持,绝不花枝乱颤,更不浮浪不经。近观,娇若芙蓉坠枝头;远望,灼若云霞出碧空。
泡桐树枝粗叶大。夏天,烈日当空,它像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挡酷热。白天,人们多在泡桐树下吃饭,馍筛和碗筷往地上一搁,蹲着便吃了。姥爷掂出一瓶氓山白,汩汩倒进碗里,半碗清澈的酒里晃晃荡荡映闪着花花绿绿的泡桐树叶。吃饭前,姥爷总喜欢抽支烟,这片刻的惬意是他最舒适放松的时候。也只有这个时候,姥爷的双腿才停止奔波。待树影清晰了,酒静置了,姥爷端起碗,不咂嘴,不夹菜,就像喝凉水一样,一口气喝下。那时候,姥姥的活儿挺多,刷锅、喂猪、喂牛、和面、烧锅、做饭,多得就像泡桐树叶子一样黏密,日子也像泡桐树叶子一样黏稠。到了晚上,大人扫净泡桐树下的地面,摊开麦秸垫,铺上小褥子,招呼小孩子躺下睡觉。我听着姥姥哼唱的“月儿明,风儿轻,树叶遮窗棂……”,一颗一颗数着从泡桐树枝叶间隙透露出来的星星点点。沉寂中,这边轻轻“啪”一下,那边轻轻“啪”一下,飘落下一片片桐叶。姥姥说,桐叶听见了,也想参与进来。 清晨,我喜欢拿一头被削尖的竹签扎桐叶。房前屋后,我一边跑着玩,一边扎桐叶——右手执竹签,小尖头往地上一点,一片叶子就被扎中了,用左手往上一捋,捋至竹签柄端,接着再点叶子。村边的小河沟是我常去的地方:有时候,我能发现一只稀罕的小虫子;有时候,我能撞见几朵鸡腿蘑菇…… 一天又一天,我慢慢长大,但始终无法抱拢姥姥家的泡桐树。我这才明白:我在长大,泡桐树也在长大。后来,有一棵泡桐树被伐倒解成板,给姨妈打了全套嫁妆,从此就离开姥姥家“住”进了姨妈家。 泡桐花开,开得满树粉紫,开得如云如烟。我喜欢泡桐,我和它有故事,故事里有姥姥,有姥爷,有桐花,有桐叶。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