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8期 总第5886期 2020年06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8期  下一期
掘开数学思维的源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 高圣俊 发布日期:2020-06-15 19:28:21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大多比较单一,喜欢套用固定的公式定理,不知灵活运用。究其原因是有的教师总是按教科书的例题去指导学生,学生接受的是一潭死水式的教学方法,又岂能形成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教科书提供的内容、思路、方法、结论不一定是最佳的,有的甚至值得质疑。唯有活用教科书、活化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想给学生的数学思维注满源头活水,让其驾驭各种题型,教学思想就该重新确定,要安排多套解题预设。
 

一、输入多维密码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一来,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多一分思考,智力活动水平就会达到更高的层次,就像给学生大脑输入了多维密码,再遇问题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编程。笔者在这里介绍“三式”训练法。
 

1.逆向式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一般都是先取出两个同样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得出三角形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底×高÷2。如果我们从平行四边形入手,沿对角线剪出三角形,再分析比较,这样从平行四边形倒推三角形面积公式呢?这种倒推式逆向思维能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为什么就一定是平行四边形,而不可能是其他图形?假如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相拼呢?


2.存疑式


圆锥体体积公式一般这样推导:做一个空心圆柱,再做一个与之等底等高的圆锥,将圆锥注满水或其他液体,然后倒入圆柱,正好三次倒满,得出圆锥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三分之一。这时,不妨引导学生存疑式思考:不等底不等高会怎样?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又会怎样?圆锥的体积公式用称重量的方法推导行不行?
 

3.逾越式


学校食堂买来6袋面粉,每袋50千克,用去25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这里先要求出面粉的总重量:50×6=300(千克)。


能不能越过“面粉的总重量”另辟蹊径呢?“用去250千克”就等于用去了250÷50=5袋面粉。学校买来了6袋面粉,现在只剩下1袋面粉即50千克。把“还剩多少千克”的思路逾越到“还剩多少袋和用去多少袋”这个思路上,然后通过每袋的重量求出还剩多少千克。


教师不可能穷尽各种形式的数学题型,但可以向学生输入思考的程序。积累的思维技巧多了,学生会渐渐形成灵活的思维路径。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多花了一些时间,备课时多了几分思考,但却能引领学生走向思维捷径。
 

二、捕捉偶然巧合
 

有些题目直接告诉了已知条件,这种千载难逢的“巧合”需及时捕捉。如若放弃就是被公式化的固定思维禁锢了。


例如: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5米,下底是3.5米,高是2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常规算法:(2.5+3.5)×2÷2=6(平方米),但“高是2米”这样的“巧合”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算法:2.5+3.5=6(平方米),省去了“×2÷2”这个过程。
 

两种算法虽然殊途同归,但是两个数学思维方法截然不同。由此学生自然会知道:当梯形高是2个长度单位时,面积就是“上下底之和”个面积单位。


由此推断出:当三角形高是2个长度单位时,面积就是“底”个面积单位。


思维再迁移:当圆锥高是3个长度单位时,其体积就是“底”个体积单位。


在数学公式的运用中,就该在学生大脑中输入一个词——活用。如:“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7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这类题目还需要机械地去找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一个三角形,底与高的积是10平方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需要去找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吗?“一个圆,半径的平方是9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需要逆想半径是3,再套用公式吗?


三、立足实际应用


某校五年级准备组织165个学生去春游,可以向旅行社租借大汽车和小汽车。大汽车租金每辆400元,可乘45人,小汽车租金每辆300元,可乘30人。怎样用车既能提高就座率,又能最大化降低租金?考虑租金和上座人数,设计出以下6套方案。

由数据看出:全用大汽车或者全用小汽车不划算,上述方案中,如果教师人数忽略不计,则第3套方案最佳。第1套方案虽然也能满足165人,但比第3套方案多出100元。如果加上教师人数就可选第4套方案,这套方案跟第1套租金相同,而人数可多坐15人。通过实际操作对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给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把多重因素结合起来,从中选择或设计出最佳方案。这样的辩证思维能力可以把书本内容融入实际应用。
 

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滋生乐学、好学的情趣,就要多维度地训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新的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我相信,只要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就会永远流淌源头活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