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8期 总第5886期 2020年06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8期  下一期
部编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插图阅读教学例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张晓婷 发布日期:2020-06-15 19:19:0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生活经验不丰富,且好玩好动,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更是给阅读教学加大了难度。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策略地利用教材中色彩纷呈、形象生动的插图辅助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对插图进行了优化,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内容丰富,编排科学,渗透核心素养,也体现了儿童情趣。低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善于形象思维,理解与想象更直观,很容易被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所吸引,并产生丰富的联想。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插图特点,探寻如何运用插图进行更有效的阅读教学,现将实践成果总结如下。
 

一、巧用插图,创设情境导入


导入是教学的初始环节,成功的导入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而课本插图是渲染情境最方便、最直接的资源。所谓“一图胜千言”,插图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比文字更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探索欲,直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中,小动物形象生动可爱,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与注意力,但直接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形象显然不够有趣。此时,设计一个小游戏,出示小动物的脚丫图片猜动物,答案即为故事主人公,自然激趣,引出课题,并抛出问题: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呢?学生们顺利进入教学情境。
 

但需要注意的是,导入环节需要教师在仔细品读文本之后,根据文本的主题、文体以及情感基调等选择最为合适的导入方式,插图导入法并不是对所有课文都适用,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


二、巧用插图,理解文本知识


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文本内容。部编版教材图文同页,图片文字浑然一体,学生通过文字观察图片,又通过图片理解文字,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动态的想象。尤其是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合理运用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例如《树之歌》一文中共描绘了11种树木,且观察角度各不相同,常识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文中插图设计精巧构思,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帮助学生们直观理解了这些树。


三、巧用插图,感受人物形象
 

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无法通过文字充分了解课文所展现的人物形象,此时就需要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辅助理解。
 

比如在《风娃娃》一课中,学生无法通过直接阅读文字理解这样一个可爱、热心、善良的人物形象,文中的插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第一幅插图描绘的是风娃娃鼓着腮帮子、噘着嘴巴吹动风车的画面,她小心翼翼吹气的样子显得十分可爱;第二幅图描绘了风娃娃更加用力吹风筝的画面,可是风筝却被吹跑了,底下的孩子们则一脸惊慌失措。将这两张图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可以明显地看出第二幅图中风娃娃十分使劲,正是由于风娃娃之前得到了人们的感谢,所以她才那样迫不及待、竭尽全力,表现出了她的热情与热心。这样直观的感受,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四、巧用插图,引起情感共鸣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根据文字的理解,学生能够捕捉到人物的情感变化,但学生缺少更多的生活体验,要想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需要插图的配合。
 

如在教学《悯农》(其二)这首古诗时,选择观察插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助力手段。这首诗描写了封建社会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很难去理解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苦,而插图中那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农民们汗如雨下。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辛苦劳作,自己会有怎样的体验呢?学生们带着想象进入情境,激起自身的情感体验,“要爱惜粮食”的启示便油然而生了。


五、巧用插图,复述背诵课文
 

小学课文中选的儿歌语言凝练且极富韵味,儿歌插图的设计也十分有巧思,它们通常突出了文章重点,并且很有逻辑性,往往几张图就能串连儿歌内容。因此,教师若能将插图巧妙运用,帮助学生们理出逻辑,会让复述、背诵课文变得快乐高效。


如《田家四季歌》一课中的四幅插图呼应儿歌内容,依次描绘了四季不同的农家景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设置一个游戏情境,将四幅图顺序打乱,找一找,理一理,背一背,让学生通过文字观察图片,再通过图片理解文字,使文字与图片有勾连,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六、巧用插图,想象迁移写作


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旨在使学生掌握由读到写的能力,看图写话正是低年级学生培养这一能力的突破口。看图写话需要有适合学生创作的图片,此时不妨考虑课本插图的“二次利用”,甚至可以在课堂上增加续写文本的环节,在学完课文后,利用插图的帮助,学生更加有话可说。
 

比如在《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根据课文插图,可以让学生续写:第二年春天,那个人又会怎么做呢?学生们必定是据图有言,言之有物。
 

用好插图,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基本素养。以上所列举的利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的六个小策略,最终是为了提升阅读的兴趣,降低阅读的难度,使学生乐于阅读,以期能利用好这一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特有的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