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部编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插图阅读教学例谈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张晓婷 发布日期:2020-06-15 19:19:07 |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生活经验不丰富,且好玩好动,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更是给阅读教学加大了难度。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策略地利用教材中色彩纷呈、形象生动的插图辅助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一、巧用插图,创设情境导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导入环节需要教师在仔细品读文本之后,根据文本的主题、文体以及情感基调等选择最为合适的导入方式,插图导入法并不是对所有课文都适用,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
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无法通过文字充分了解课文所展现的人物形象,此时就需要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辅助理解。 比如在《风娃娃》一课中,学生无法通过直接阅读文字理解这样一个可爱、热心、善良的人物形象,文中的插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第一幅插图描绘的是风娃娃鼓着腮帮子、噘着嘴巴吹动风车的画面,她小心翼翼吹气的样子显得十分可爱;第二幅图描绘了风娃娃更加用力吹风筝的画面,可是风筝却被吹跑了,底下的孩子们则一脸惊慌失措。将这两张图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可以明显地看出第二幅图中风娃娃十分使劲,正是由于风娃娃之前得到了人们的感谢,所以她才那样迫不及待、竭尽全力,表现出了她的热情与热心。这样直观的感受,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四、巧用插图,引起情感共鸣
如在教学《悯农》(其二)这首古诗时,选择观察插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助力手段。这首诗描写了封建社会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很难去理解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苦,而插图中那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农民们汗如雨下。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辛苦劳作,自己会有怎样的体验呢?学生们带着想象进入情境,激起自身的情感体验,“要爱惜粮食”的启示便油然而生了。
小学课文中选的儿歌语言凝练且极富韵味,儿歌插图的设计也十分有巧思,它们通常突出了文章重点,并且很有逻辑性,往往几张图就能串连儿歌内容。因此,教师若能将插图巧妙运用,帮助学生们理出逻辑,会让复述、背诵课文变得快乐高效。
比如在《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根据课文插图,可以让学生续写:第二年春天,那个人又会怎么做呢?学生们必定是据图有言,言之有物。 用好插图,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基本素养。以上所列举的利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的六个小策略,最终是为了提升阅读的兴趣,降低阅读的难度,使学生乐于阅读,以期能利用好这一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特有的作用。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