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6期 总第5874期 2020年05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6期  下一期
设疑,助推学生深度学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徐一帆 发布日期:2020-05-18 15:58:25

复杂的教学过程可以简单地阐述为一个教师设疑、学生质疑的过程。如何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关键在于设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要使学习变得如此绚丽,教师的设疑至关重要。适时的设疑,会使整堂课精彩纷呈,并推进学生深度学习。新授课导入时设疑,能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深度融入课堂;易错处设疑,能促使学生深度反思,促进知识的正确建构;探究活动时设疑,能促使学生深度联系,促进知识的拓展与化归。反之,不合理的设疑,会让学生觉得内容枯燥无味,甚至会让学生跳过学习重难点,更别提深度学习了。


一、导入时设疑,激发课堂学习热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新授课导入时,教师应立足于本课教学内容,根据生活实际对核心问题情境进行改编,精心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在新课的一开始便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冲动,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深度融入课堂知识的探究活动之中。
 

【案例一】在教学苏教版六上“比的意义”一课时,上课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统计班级男生和女生人数,设疑: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的回答一定是: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这是之前学习的内容,情境简洁明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比”的概念,并给出例子。
 

追问1: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有23人,不戴眼镜的同学有17人,那么戴眼镜的同学和不戴眼镜的同学的比是多少?再次用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比。这样让学生快速对“比”有了一种亲切感,从而也就有了学好它的兴趣。
 

追问2:不戴眼镜和戴眼镜的同学的比又是多少呢?此问题抛出后,学生会产生矛盾,在辨析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条目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谁与谁的比是几比几,不能颠倒顺序。
 

追问3:观察这里的比,怎样的运算可以说成两个数量的比?顺势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关系,并找到联系,体会“比”只能表示关系。


这一连串的问题,从学生身边的客观事实入手,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学生建立了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设疑,引导学生探索,促进了学生深度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众多知识间建立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给人以不一样的体验,给课堂一种理性的精彩,深度学习理念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二、易错处设疑,促进深度反思及知识的正确建构


【案例二】苏教版六上“分数除法”一课,教师设计如下教学。
 

问题:一台拖拉机小时耕地公顷,每小时可耕地(  )公顷。
变式:一台拖拉机小时耕地公顷,耕1公顷地需要(  )小时。
 

这两题很容易混淆,找不到单位“1”,导致解题错误。先设置问题,再给出变式问题,两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学生自然就知道了两者的不同,对比单位“1”,就能找到各自的正确解法。


问题: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变式1: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1米的(   )。
 

变式2: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  )米。
 

这是分数除法中最常规的题目,但学生在完成这类题时,最容易忽视的是单位“1”和具体单位。变式1中,单位“1”是1米,要把3米看做3个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为3个米,所以最后结果应该是。变式2中,问题中有单位,故问的是数量,只要用总米数除以分的段数就可以了。
 

三、探究活动时设疑,促进深度联系及知识的拓展
 

【案例三】苏教版六下“确定位置”一课,教师设计如下教学。


问题:敌舰在(   )方向发射导弹。


随着课件演示,学生发现是“西北方向”。课件再次演示,没有成功射中,教师追问:“还要知道什么?”
追问1:要想一下子打中敌舰,需要说清楚哪些要素?


追问2:以前学习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现在又有了哪些新的想法?


追问3:请学生依据条件,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制作一张平面图。
 

这里先引导学生找到确定位置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明白观测点的重要性,了解只有清楚“方向、角度、距离”,建立了“面、线、点”之间的联系后,才能真正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渐次深入,帮助学生构建起了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网络。最后一道开放题,帮助学生深度学习,在实际运用中真正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适时、精妙的设疑课堂导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化,教师化身为基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便成了知识的探索者,在方法探究的和谐融合中浸入深度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