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83期 总第5857期 2020年04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83期  下一期
巧设德育环境开展智慧德育——溧阳市永平小学智慧德育建设经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成云超 余金元 发布日期:2020-04-06 10:24:51

智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追求。学校的智慧德育,立足于传统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学校实践基础之上,用文化启迪智慧,用智慧润泽生命。关注整个生命的成长,用隐性文化润心、显性文化润行、内涵文化润情。
 

几年来,溧阳市永平小学以“智行慧心”为校训,笃行“永无止境,平中出奇”的永平精神,精心打造德育环境,开展智慧德育,用智慧的方式丰盈师生的人生,找到一条德育的智慧之路。
 

家乡名人风景线——智慧德育根植地域文化传承


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个建筑显智慧,校园里到处都是智慧德育,散发着浓郁的“智慧德育的芬芳”。智慧德育环境的营造,让校园绽放独特的地域德育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我想,智慧德育亦是如此。


溧阳市古称永平县,三国时期的永平县古县府旧址就在学校所在地。这里乃吴越文化辐射汇融之地。机敏聪慧与经世致用融于一体的吴越文化,千百年来滋养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在这块热土上,曾经孕育了很多充满智慧的仁人志士:清代大学问家、礼部尚书任兰枝出使安南(今越南)时,凭借才智和胆识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上海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菡子的十多本文集、数篇作品曾被选入义务教育语文课本;还有任端书、黄梦麟、陈名夏……因此,学校组织学生追溯历史,乡贤引线,学习家乡名人,传承地域文化,孕育智慧德育。校园里的“菡子楼”,教学楼前的“名人苑”,草坪中介绍家乡名人的“巨书”,它们宛如滴滴春雨,用家乡名人的智慧和人格力量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根植在永平小学每一位学子的心中。
 

以苏南传统文化为因子的校内整体环境设计——精心营造绽放美德之花的德育环境
 

以苏南传统文化为因子的校内整体环境设计,书香、礼仪、勤劳、包容……它们就像无声的教师,仿佛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师生的日常行为。这些无形之形,均反映了吴越文化与苏南文化浸润与教化的功能。


在整体的建设布局上,学校建筑如一个高大立体的“玉”字,合“君子如玉”“玉不琢,不成器”之意。对各个功能场馆教室进行了个性化的布局,同时打造了凸显智慧德育特色文化的校园环境。智慧大道上的楹联文化:“行有道智行持恒方致远,心无涯慧心向美终到真”……智慧大厅里的柱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学习智慧、人生智慧的名言警句……校园智慧路上的礼仪文化:十二生肖卡通图案惟妙惟肖,分列在1号公路彩虹路沿途宣传“八礼四仪”……智慧广场、智慧长廊、智慧舞台(星秀场)、智慧街区(才艺街、阅读街、科技街、环保街)、智慧乐园、智慧之衢、智慧挑战屋、智慧故事墙……学校还精心设计校服、校徽、校园卡通人物形象等标志性物品,这些无不渗透着德育的智慧。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智能校园网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德育环境
 

学校以“智慧德育校园的实践研究”为总课题,让每个教师自觉地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条件下,积极探索智慧德育课堂的多种可能,努力实现智慧德育校园的目标。
 

学校以前瞻性理念和现代化标准高起点建设,设施设备先进又齐全。学校拥有融智能、数字、无线于一体的网络基础,打造了监控、智能安防、智能广播、智慧教室、无线网络全覆盖的环境……这些硬件设施环境的建构,为学校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探索智慧德育课堂、创建智慧德育校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注入了全新的动能。学校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实践,2019年10月,在江苏省智慧校园认定工作中,学校以99.5分的成绩位居榜首,被推荐参加常州市级和江苏省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评审。 
 

多彩活动,家校互动——在“真善美”的活动中,逐步进行智慧德育


“开展七彩活动,点亮七彩童年”,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努力践行智慧德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八礼四仪”的有德之人。


品节日之道。多彩元宵节,造福劳动节,缤纷儿童节,感恩教师节,欢乐中秋节,追梦元旦……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品味节日文化,培养了爱国、爱师、爱生活的情感,同时又学习了观赏之礼。


悟仪式之道。让学生在参与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入队仪式、升旗仪式的过程中培养仪式之礼,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


习礼仪之法。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礼仪,在礼仪实践中形成礼仪。通过争章活动,把“八礼”养成落到实处。
 

享挑战之乐。“最美领操员”“校园主持人大赛”“六一节目海选”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人人参与,个个提高,在挑战自我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家校联结互动是德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议,聘请专家来学校开讲座。“一档《校长陪你做父母》的语音类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家长的热捧,因为节目里涉及的都是家长时常碰到而往往不知所措的事情。形式多样的家校联结互动一点一滴地培育智慧型家长,引导家长进行智慧德育。


学校尝试把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智慧”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运用智慧、体现智慧,智慧地开展德育,最后形成德育的智慧。这是学校智慧德育的愿景。行有道智行持恒方致远,心无涯慧心向美终到真!学校在德育中前行,在德育中智慧地前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