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E教山东•课堂教学 | 上一版 下一版 |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浅谈农村学校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策略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中心小学 孙艳芹 发布日期:2019-12-30 09:42:44 |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以网络化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正在悄然走近中小学师生的学习视野,成为影响他们工作和学习的最重要工具。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破传统的封闭、单一、被动的学习状况,立足网络学习环境,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教学实践中一个方向性的课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浅谈一下农村学校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策略。 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中心小学为各班配备了触摸一体机教学设备,数字化教学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由于教师手中缺少能够及时更新的、与新课程配套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往往以应用自制的简单课件为主,以及学校教师使用计算机水平不平衡等原因,所使用的资源多数是质量较低、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积极性。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不足目前仍然是制约学校教育数字化工作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了整个数字化教学的开展。那么,怎样为广大教师提供即时更新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方式比较枯燥,同时语文课程的知识更新比较快,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只能从课堂教学渠道获得,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时候更好地进行协商讨论,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然而,由于农村小学的网络课程本身在硬件、软件建设和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农村教师对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中存在的相应问题不熟悉,造成学校网络课程处于一种“摸石头过河”,或者只是处于一种尝试的探究阶段,而很难被大范围推广。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可运用的有效网络资源仍然很匮乏,可供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不能形成均衡发展。资源开发的滞后和薄弱,整合理念、资源技术与教师水平间的不和谐,所以教师们急需符合新课标的、优质的、可交互的、可共享的网络课程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开发更加适合教学的教学资源,并且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对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网络资源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网络资源规划、部署、决策和行政管理工作;成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的网络资源开发指导小组,负责学校的网络资源开发、管理和指导工作。学校始终本着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竭尽所能,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注重硬件效益,始终坚持“充分发挥硬件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设备宁可用坏,不要放坏”的观点,使有效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充实有关设施设备、夯实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 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先后新建、更新微机教室,每个教师配备一台多媒体电脑,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绿色班班通”触摸一体机系统,学校所有电脑均宽带接入因特网,能为网络资源开发的实施提供硬件上的保证。为满足教学需求,学校不断丰富图书和音像资料,结合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加快教育教学资源库特色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在网络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们针对当前教学中暴露出的不足,解放思想,不仅重视实用课件的开发,更强调课件的制作,使多媒体课件真正具有灵活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共享性。 目前,学校现有多名具有现代教育技术专长的技术骨干,他们工作认真踏实、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具有敏锐的教育改革洞察力。全校教师通过多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能为网络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上的保证。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实践,学校已建立了一支具有较强网络资源开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校内领导重视网络资源开发工作,教师参与网络资源开发的积极性高涨,为网络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教师在开发网络资源的过程中,时时注意发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资源,并进行整理开发,使之更加适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关键要设计一个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愿望,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学生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中树立“自主学习观”,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协作交流的习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形成有价值的经验积累,促进网络资源与语文学科有效地整合。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教师更新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制作适合农村学校使用的课件,积极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并发布到网络中去,实现资源共享。 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来配合教学,把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同时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可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网络教育资源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