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E教吉林·家校共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9期 总第5815期 2019年12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9期  下一期
家校合力,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访公主岭市十屋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蔡玉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杭 张浩 发布日期:2019-12-02 10:53:11

近年来,公主岭市十屋镇中心小学按照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适合学校的家校共育发展模式。
 

为深入了解十屋镇中心小学家校共育工作的整体开展情况,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十屋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蔡玉钧。
 

记者:作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第一批试点学校,十屋镇中心小学一直很重视家校共育工作,在强化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及增强家校互动的交流性等方面一直在进行尝试和探索。那么学校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呢?
 

蔡玉钧:十屋镇中心小学一直以“办特色学校,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为办学目标,在这样的理念下,学校抓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的契机,多维度、全方面地推进家校共育工作。
 

大力宣传。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家校共育工作,多次召开动员会议,让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跟进辅导。学校多次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家校共育工作,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指导家长的能力,积极为教师、家长搭建学习的平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助力。
 

组建团队。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筛选成立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再从班级中择优选择家长成立学校的家长委员会。通过让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学校、学生的日常工作的方式,促进双方相互配合。
 

评价考核。学校注重对家校共育工作的过程性评价与考核,关注家校共育工作的推进情况,开展教师之间、班级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延展到家长之间的过程性评价,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家校共育工作的积极性。
 

记者:学校是通过哪些渠道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取得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蔡玉钧:一是建立了家校通讯沟通平台。学校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搭建家长了解学校的平台。与学生家长建立QQ群、微信群,加强日常性沟通交流,了解家长真正的教育需求。同时强化学校、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对学生、学生家长的服务意识,从细节着手,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全校共有670余位家长注册了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注册率达95%以上。每周一,家长都会积极参与网络学习与互动,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二是定期召开各类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工作情况,了解家长的需求,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了解学生及家长的诉求,征求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3月,学校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家长会,以校园网直播共享的形式在各班级同步召开。本次家长会学校安排了观看学校宣传片、校长作专题报告、校外辅导员李少国作专题发言、十屋镇关工委主任岳坤作专题发言、班主任主持召开各班级家长会、班主任带领各位家长参观孩子的寝室六项日程。家长会环节设计别具匠心,充分考虑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责任,对提高全体家长的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搭建起了一个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平台。会后很多家长意犹未尽,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是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学校邀请家长走进校园、餐厅、课堂,体验真实的校园生活。学校把各项工作向家长全方位展示,家长参与早晨学校校门口的安全值班、升旗仪式、随堂听课,观看学生的两操,与学校领导座谈,参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餐厅的管理和体验学生就餐等。
 

记者: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和支持。您如何看待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蔡玉钧: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教育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校在搞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应发挥纽带作用,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实现三者融合。
 

家庭教育要在习惯、性格、人生规划这几方面下的工夫多一点。学校侧重在知识传授、思维和能力培养、动手实践、接轨社会这些方面做的多一点,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做的多一点,做人的教育,是家庭要做的多一点。 
 

记者:学校已入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校,在未来推进家校共育工作中,有哪些具体的愿景?
 

蔡玉钧:在家校共育这项工作上,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很荣幸能够入围“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校。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作,家校共育工作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验证着工作思路的开拓,今后学校仍将继续前行,努力探索,与家庭合力担负起教育学生的使命,双方互相弥补、互相配合,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