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9期 总第5815期 2019年12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9期  下一期
创新思维为先导推动课堂大发展———小议创新思维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无锡市惠山区藕塘中心小学 张瑜 发布日期:2019-12-02 16:55:16

教育是国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方位部署,提出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纵观我们的音乐教育,新一轮课改对音乐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加倡导研究型和创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成为音乐教育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人文音乐课堂情境


所谓的人文音乐课堂,就是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引进音乐课堂,例如:将生活中的音乐、音乐文化、音乐故事以及人文音乐的思想和精神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展现人文音乐的魅力,以此弥补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不足。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一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学习同一科目时,对该科目兴趣浓厚的学习者比兴趣缺乏的学习者的学习程度要更高,学习效果要更好,学习的收获要更多。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听觉、美学与情感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创设情境(如讲故事、表演、播放录像及图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如在教授《草原赞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歌曲相关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及蒙古人民能歌善舞、粗犷、豪放、热情的性格特点,让学生结合画面来感受音乐,给学生强烈的音乐氛围。这样,学生仿佛看到了这首歌曲所描绘的草原上紧张欢快、热情奔放的场面,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做骑马甩鞭的动作到草原上驰骋,也就能真正喜欢音乐,进入音乐,欣赏音乐,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来。


2.设疑启思,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问题是学习的载体,也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和开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要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巧妙设置音乐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在欣赏管乐合奏《祝你快乐》时,先请学生聆听全曲,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组合表现乐曲的段落结构。然后依次介绍圆号、小号、长号、单簧管、长笛,请学生听一听、认一认它们的音色,接着再听一听乐曲各段落分别是由哪件乐器主奏的,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随后,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们小组讨论,自己作答,开展多内容的探索性学习,这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与体验,又唤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3.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不分国界的,课堂仅仅是学习音乐的一部分,我们的身边处处有音乐。Stomp乐队的表演用具都是日常用品,包括锅铲、扫帚、垃圾桶盖和篮球等,他们甚至还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华盛顿的一位街头艺人,仅用一模一样的装满水的水杯,就可以演奏出动人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江苏南京的交警陈林只用哨子就吹出了《卖报歌》……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音乐,体验生活中的音乐,让音乐课堂走进生活,就成为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能诱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我们除注重音乐知识的教授、音乐技能与技巧的培养以外,更需要重视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将音乐回归于生活之中。例如,把钥匙穿成串当成“串铃”,用竹筷子敲击桌面当成“鼓”,用玻璃杯装水做成“云锣”或“碰铃”,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交换角色,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和“指挥棒”。而现代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以及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者。在新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愉快、轻松、互相尊重、理解、平等、宽容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和音乐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关心学生、与学生交心等方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
 

二、倡导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增强课堂教学的合作性与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1.倡导合作学习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鼓励学生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充分交流,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其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方面的发展。许多研究者对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并进行了研究。如共同学习——一种合作学习模式,由几个学生构成一个异质的学习小组,一起完成作业,然后集体研究,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这样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立个性。
 

2.强化自主探索


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要让学生真正了解音乐、喜爱音乐,就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行发现生活中的音乐美。自主性学习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努力坚持探索,直至发现问题的答案。自主性学习能够给学生自主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作业,例如自己制作一个乐器等。通过这些探究性、综合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了解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的生活魅力。


3.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以学生个体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关注,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问题。对学得好的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学得普通的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分层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今后的音乐教学应该是开放性思维的教学,让学生用眼去发现音乐,用耳去聆听音乐,用身心去感受音乐,让音乐回归自然,融入生活,将音乐课堂变成“快乐的天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