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传河阳文化 创文明校园 育有根之人——张家港市徐市小学乡土文化教育侧记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庄国栋 发布日期:2019-11-18 10:38:54 |
张家港市徐市小学坐落在被誉为“桃花故乡,山歌摇篮”的凤凰镇,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它创办于1912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学校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近年来,学校立足本地特色,整合乡土文化,挖掘育人资源,将家乡的河阳文化引进校园,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打造校本课程,彰显办学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实践场所和广阔空间,以此培养德慧相彰、身心兼美的徐小学子,让学生做有根的人。
校园是学习场所,更是滋养人性的地方。学校文化物态,不仅能够对师生的精神品质和个性行为产生影响,还能塑造学校独有而鲜明的文化品性和公众形象。学校致力于创设以河阳文化为主题的教育环境,逐步让河阳文化融入课程学习和师生生活中,着力打造“一轩”“一廊”“三馆”。 “一轩”即学校精心打造的核心景点——梧桐轩。亭台廊架、假山石凳、花草树木、卵石小径,错落其间,为师生创设了一个清幽舒适的阅读与休闲的室外环境,让文化诗意地栖息。 “一廊”即学校精心布置的以河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走廊。连廊上每个楼层一个主题,楼梯转角处陈列着河阳文化相关书籍,让师生在闲暇时欣赏和学习。 “三馆”是河阳山歌馆、烙画馆、掇绣馆的合称。学校把河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学校,挖掘出适宜学生生长的载体,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培养乡土情怀。
一、打造河阳文化校本课程 学校创编了校本教材《凤凰桃源》,包含河阳山歌、家乡名胜、家乡特产、家乡名人、家乡风俗五大板块。列入课程表,作为地方课程实施,做到分层明确教学目标,分类设计学习方式,分段安排课时总数,分级进行考核评价。
语文学科:低年级学生结合河阳山歌中的儿歌诵童谣,中年级学生用书信介绍美丽家乡,高年级学生创编新河阳山歌。音乐学科:学唱河阳山歌,表演河阳山歌情景剧。美术学科:为家乡设计名片,“童真里的色彩”树叶贴画。体育学科:引入传统游戏开展大课间活动。综合实践学科:主题研究凤凰水蜜桃、高庄豆腐等家乡特产。道德与法治学科:寻访家乡名人,讲名人故事。
从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举办河阳文化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围绕“唱响河阳山歌”“探访家乡名人”“游览家乡名胜”“了解家乡特产”四大板块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美景熏陶、文化滋养、名人激励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将河阳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学生思想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唱响河阳山歌。为了更好地传承河阳山歌,学校开展歌咏比赛,邀请河阳山歌传人尹丽芬来校传唱。音乐老师把河阳山歌引进音乐课堂,用方言来演绎山歌、小品、故事……学生在河阳山歌的传唱中感受到了山歌文化的历史韵味。 探访家乡名人。凤凰镇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学校组织学生通过探访名人故居、网络查找等途径了解名人故事,各班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家乡名人故事会、廉洁故事会等。以家乡名人的成就激励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及理想。 游览家乡名胜。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学校每年开展踏青活动,参观河阳山歌馆,游览凤凰山、永庆寺,漫步在凤凰湖畔。一系列绘画、摄影、征文比赛的开展,让学生在与乡土文化的深度遇见中美丽绽放。 了解家乡特产。凤凰镇物产丰富,凤凰水蜜桃、高庄豆腐、河阳鸭血糯、凤凰山绿茶都可以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素材。学生走进万亩桃园,参观大棚新品种水蜜桃,跟桃农学点花,为桃树剪枝,向桃农了解凤凰水蜜桃相关知识;他们参观高庄豆腐作坊,亲手去点豆腐,包豆腐干,品尝自己烹饪的凤凰豆腐。 打造精品社团 学校依托各种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 一、社团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 凤凰镇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河阳宝卷、河阳庙会、河阳“谢洪”风俗,无不透着浓郁的河阳文化味儿。学校将多个非遗项目引入学校社团建设,充分展示河阳文化的无穷魅力,发展学生艺术素养。 二、社团活动与学校德育活动相结合 学校把河阳文化与“三色花开”“童”字系列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河阳山歌馆,漫步凤凰湖畔,开展“童真里的色彩”绘画活动、“童心里的诗篇”诵读活动、“童声里的中国”歌咏比赛和“童话里的世界”故事讲述。 三、社团活动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依托河阳山歌馆、恬庄杨氏孝坊、永庆寺等校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承担起河阳山歌传唱推广、河阳小导游志愿实践服务等社会责任。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回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传承和发扬河阳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徐市小学充分发挥了乡土资源的优势,丰富了德育内涵,深化了素质教育。学校把立德树人与培养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厚植乡土情怀有机结合起来,让教育变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