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心理健康家园共育信息化的应用探究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星慧幼儿园 王琦 发布日期:2019-11-18 09:25:05 |
一、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变迁 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支付、信息传播、沟通交流。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从教学者的教学方法到学习者的接受方式,再到家园沟通的多元化发展,电教手段越来越丰富,借助“互联网+”的环境,将教育教学、成果交流、家园沟通推向更自由化、便捷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信息化教育被推到了大众面前。所谓信息化教育,就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一文中,将学前教育信息化定义为:“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是核心,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学习和健康发展是根本目的。”我认为还不够全面,因为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家园沟通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推行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家园共育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离不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优化。
因为微信的快捷方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微信作为常用的网络沟通工具。无论是老人孩子、青年中年,微信操作简单易上手。同时,相较于其他网络工具,微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信息、评论等仅好友可见,状态相册还可分组可见。 2.易于宣传,便于了解 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有实时交流、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对公众账户的粉丝分组管理、实时交流,同时也可以使用高级功能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对用户信息进行自动回复。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大规模的用户量,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校园所动态、幼儿活动等文章推送,有利于园所活动、信息的宣传,同时也便于家长了解不同园所的文化、特色和随时随地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动态。 3.弹性可控,时间自由 传统方式的家园沟通无论面谈、电联,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时间、环境的限制,使得家园沟通的质量大打折扣。而微信沟通则具有更多的弹性和可选择性,沟通的时间可长可短,回复聊天也相对自由,不必担心因为上班或者周遭环境而突然中断。当然,因为微信的弹性自由,使得它的即时性就比较低。 三、健康指导站,心路育绵延
1.教育指导,公益新生态
2.好文留言,互动零距离 线上“家庭教育指导站”分为“微活动”“专题互动”和“走近我们”三部分。“微活动”分为活动预告和精彩回顾:活动预告会将安排的活动提前告知家长,提醒家长提前关注和安排好时间;精彩回顾则是将近期精彩活动做成推文与家长分享,以便家长了解指导站的动态。很多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熟悉,不必担心,在“专题互动”一栏可以点击阅读指导站精心准备的好文分享和智慧快递,其中不乏经典案例和智慧育儿小妙招。分享最有趣、最实用的教育智慧,将公益小站落到实处,为家庭教育、心理教育添砖加瓦。如果仍有疑问可以在留言板留言,等待专业教师的建议,也可以在线上进行预约聊天或线下面询。 3.线上线下,搭建优平台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