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7期 总第5803期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7期  下一期
孩童竞读沐书香 芝兰争秀展风采——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小学课外阅读实践综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韦 发布日期:2019-11-04 16:15:45

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小学创办于1921年,至今已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学校文化气息浓郁,连续十多年被区教育局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为切实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制订了详细的课外阅读实施方案,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热情,并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读书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借助微信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的动力来自于兴趣。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今年学校开展了“草娃阅读百日行”活动,采取打卡的形式,请家长协助在班级群或朋友圈分享学生在家读书的短视频,并注明所读内容,以此倒逼家长多陪学生进行亲子共读。读书时间有了保证,课外阅读就成了学生的常态。学校每月还组织书香家庭评比,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内涵品质。


诵读经典美文,展示阅读风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经典古诗词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瑰丽灿烂。为此,学校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在教室、走廊、花园张贴名人诗句,赋予校园的一草一木高度的诗意性。利用晨诵、午读的时间,各班结合季节、学习进度等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经典诵读。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竞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接触、感悟经典,与好书相伴,增长知识、加深积淀。
 

竞赛的篇目以各个年级段的必背古诗词为主,兼顾一些经典的国学名篇。诵读形式有单人诵读,也有表演群诵;有自由诵读,也有配乐诵。有的班级还别出心裁,精心准备了道具布景,再现诗歌的画面和意境,让人如临其境。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文化在乐声中悠扬,童心在诗韵中徜徉,书香与古韵融为一体,音乐与文化融为一体,童心与诗魂融为一体,全体师生都沉浸在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氛围中,充分领略了祖国经典文化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
 

经典诵读竞赛活动充分展现了古诗词特有的文化魅力和育人功能,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文化素养。
 

促进好书交流,拓宽阅读空间
 

为促进学生的图书交流,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资源,学校正常开展跳蚤书市交易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流程进行:一是班级旧书交易活动,二是全校旧书交易活动。班级旧书交易活动几乎不需要教师组织和动员,很快就在学生中自发开展起来;全校旧书交易活动则在校园内进行。最先启动的是教学楼前的低年级小朋友,他们把几张露天乒乓球桌当做展台,四周围满了小顾客。紧接着,中年级学生也在教学楼后面摆起了书摊,顺着教学楼的影子和西车棚的边一字排开。由于场面大,吸引的客源很多,原本安排在后操场的高年级学生也被吸引住了,干脆就地安营扎寨,紧靠着中年级的书摊摆开阵势,做起了“买卖”。
 

“好书便宜,便宜好书。”有的卖主像模像样地吆喝起来,一时吸引了不少买主的眼球,看中的便询问价格,随后买卖双方开始了实质性的讨价还价。摆好的书摊固定不动,等着顾客上门;未找到合适摊位的卖家则流动兜售,像报童卖报那样把自己的书举到别人面前,热情地推销起来,甚至会像难缠的商家一样追随顾客老远,直到生意成功。整个教学楼后面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自由市场。
 

卖掉书的为赚了小钱开心,买到书的为淘到宝贝快乐,他们脸上绽开的笑容如春光般烂漫。


跳蚤书市交易活动搭建了好书交流的平台,拓宽了好书再度利用的空间,盘活了图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让书香浸润校园,让孩童充分享受淘书之乐。
 

做好读书笔记,加深阅读积淀
 

近年来,学校开发和编印了校本教材《小学生课外阅读记录本》,注重做好阅读过程的指导与督促,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让阅读留痕,让好书飘香。
 

《小学生课外阅读记录本》有数十页记录卡,每页记录卡上设有阅读时间、阅读页数、内容概要、优美词句摘录、个人感想收获和家长或教师的评价等栏目。语文教师在学年初就将记录本发给学生,人手一册,提倡“天天读书,周周记录”,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逐项填写记录卡,每周至少记录一次,并由家长和教师对记录情况定期做出评价与引导。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学生的记录卡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极大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质量。
 

开展阅读竞赛,提高阅读效益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爱上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形成“人人感受文字之美、个个享受读书之乐”的良好氛围,每个学期学校都举行三至六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赛前,语文教研组为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做好命题工作,命题范围主要依据《盐城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各参赛年级段本学期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和必背古诗词确定,试题题型灵活、容量适中、覆盖面广,这是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的有效手段。
 

竞赛现场,学生凝神静思、挥笔疾书,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面前的试题上,一个学期的阅读积累在此时得到了检验与施展,知识的甘霖汇聚成涓涓细流在笔端哗哗流淌,他们完全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知识竞赛活动激发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校课外阅读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为学生的未来人生打下了靓丽的底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