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为厌学学生保驾护航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濮阳市南乐县福堪镇六合中心小学 张胜 发布日期:2019-10-28 14:32:26 |
进入四五年级,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有些学生承受不了繁重的学习压力,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当然,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比如学习无用论、学习能力低下等。我认为,首先要弄清原因,再对症下药。厌学行为不单纯是学习本身导致的结果,更多的是应试教育和家庭缺陷导致。所以,应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并恢复自信,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呢?
很多人认为,厌学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但我不这样认为。以我班学生为例,有的是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差、成绩不好;有的是上课不遵守纪律,常挨批评,慢慢觉得学习没意思,以至于干脆放弃不学。克服厌学情绪,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表面看,这样的回答似乎很正确,但对学习不感兴趣并不是厌学的根源。因为,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是人类的天性。而没有成就感,才是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记得我小时候,每次放学时,班主任都会嘱咐我们回家后好好想一想今天学了什么知识,特别是睡觉前一定要在脑海中“放一遍电影”。那时候,我觉得每天都生活在一种莫大的成就感中,这种成就感也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我对学习也就会越来越感兴趣。 二、特别“生”,给予特别的爱 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做到对那些因学习成绩差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使他们和其他成绩好的学生一样没有思想压力,没有自卑感。同时,对他们提出适当期望,也就是提出的要求必须是经过努力可以达成的。因为,这种要求会成为学生上进和自信的动力,而不会成为压力。
三、对爱上网的学生,要因势利导发挥其长处 在我班,有个别学生对上网玩游戏特别感兴趣。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因势利导:既然他们喜欢上网,我就经常有意让他们上网查找资料。比如,查找不同类型的成语、各种类型的古诗、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等,让他们把游戏时间投入到查资料中。后来,班级开始编写诗集,我又有意让他们设计诗集封面并择优选用,大大激发了这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有目的的上网对学习是有利的,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厌学情绪。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还应多与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懂得并学会用积极且正确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减压,而不是动不动就打骂学生,甚至放任不管。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必须做到多关心和爱护学生,适当时候还应专门抽出时间辅导他们学习。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在学校积极学习,回到家后也能主动学习。学习是个苦差事,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而言,更需要毅力和定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联合家长,一起为厌学学生进行坚持性行为训练,帮助他们培养毅力和定力,让他们一点点持续学习,避免“三分钟热情”。 五、对偏科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由于这个年龄段学生形象思维发展不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深,学习上的困难更加凸显,学生对某一科目表现出极大兴趣或没有兴趣,这就造成偏科现象的产生。有些学生不喜欢背诵,英语和语文成绩偏差;有的学生偏文科,数学成绩就很不理想。我找各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各科学习情况,建议任课教师因材施教,适当降低要求,积极给予表扬——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第一时间鼓励和肯定,让学生知道“小成功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大成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不同科目的最合适的方法,最终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