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E教吉林·家校共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6期 总第5797期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6期  下一期
家校携手共助学子成才——访长春市农安县青山中心校校长王景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玉 孙占雪 发布日期:2019-10-21 09:59:36

王景新,长春市农安县青山中心校校长。他十分重视家校共育工作,与学校领导班子积极探索家校携手的策略,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青山中心校特色的家校共育理念,实现了家校共赢。
 

随着国家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家庭教育”一词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三者应如何平衡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王景新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延伸。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人成长的重要因素,犹如汽车的两个轮子,只有同向、同速前行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在王景新与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2017年,学校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家长学校。
 

成立家校委员会,助推家校共育
 

学校成立了家校委员会,每年定期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根据年级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形式:1—3年级,每年举行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活动;4—5年级,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家长会;6年级毕业班每月召开一次主题家长会,学校会聘请农安县家庭教育专家来学校讲座,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更好地理解学校的工作。


利用信息化手段,密切家校沟通
 

2018年底,学校成为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校,目前在家校共育平台中,学校24个班级的家长已全部注册完毕,全校总注册人数940人,注册率达100%。学校按要求每周一组织家长收看专家直播,一个月的时间里,收看直播的家长平均超过80%。学生和家长参与实践活动率达98%以上。
 

了解需求。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积极了解家长对“家校共育”的需求,并将收集上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
 

建群引导。学校深入挖掘微信、QQ、数字化服务平台的作用,引领教师密切和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正确认知自家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学校组织家长收看家校共育数字化服务平台的专家直播。直播后,班主任组织家长写心得并在班级群里进行交流,心得既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文章。家长们在群里畅所欲言,教师也参与其中,密切了家长与家长的沟通。
 

依托平台。引领教师依托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学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科学系统地指导学生与家长进行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等实践活动,这使家校共育实现了科学化、专业化、常态化。各个班级完成实践活动后,学校组织班主任上传优秀照片,择优发布到学校动态中。教师在转发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基本情况,围绕核心素养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与家长进行实践活动。
 

学校使用平台2个月后,注册人数便不断上升,由一开始的不到80%上升到100%,家长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收看直播,每期直播收看率都超过80%。家长们也从只是单纯的收看直播变成自发的在群里交流心得,完成了从“要我看”变为“我要看”的心理转变。实践活动总体参与率达98%以上。亲子活动已经全面被家长接受,亲子关系、家长和教师关系、家长和学校关系、师生关系空前和谐。
 

研发课程。学校制作了课程资源——亲子共读篇(电子版)。制作完成后发给班主任,让他们发到班级群,这种亲子共读的形式,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和谐有效地推动了“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展活动。在对各班的班主任进行平台管理与使用培训之后,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引领家长通过学习线上专家直播讲座内容并结合学校的线下指导,每月开展一次线上家长交流分享活动。
家校共育,让“合法家长”变“合格家长”
 

“每一个家长都是合法的,但不一定是合格的。我们的目标是把合法的家长变成合格的家长,使家长达到懂事理,明责任,乐学习,有爱心。”王景新说。通过线上培训、线下专家讲座,丰富了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的家长转变了“教育是学校的事儿”的固有思维,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今后,学校将继续探索家校合作的新策略,通过“家校共育”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每个家庭提供更多更好的家教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通过家校携手,共创孩子美好的人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