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6期 总第5797期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6期  下一期
不要让“道”绑架学生的作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 杜若媛 发布日期:2019-10-21 11:14:52

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积极贯彻古人倡导的“文以载道”,即写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特别是到了高年级,通过半命题或全命题的方式,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写作,努力让学生的作文立意健康向上,具有育人功能。这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本无可厚非。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过分强调这个“道”,让“道”凌驾于一切之上,学生的习作会因此失去一份“真”,失去一些“趣”,失去一点“味”,最终走入死胡同。所以,作为教师,千万不能让“道”绑架学生的习作。


一、不要让“道”绑架学生的心灵,让作文多一份“真”
 

作文倡导“我手写我心”,即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童心童真。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纯洁而又敏感的心灵,他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很独特,往往出人意料,让人惊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让他们说真话、抒真情。
 

有一次作文考试,题目是“享受   ”。绝大部分学生想写享受品尝美食的快乐、享受不补课的自由、享受打游戏的陶醉等。但是一些教师认为此类题材过于肤浅,缺乏深度和内涵,学生应该选择积极的、有意义的内容,如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坚持的快乐、享受诚信的快乐等,这样的作文能给人启迪和思考。读书是快乐的,作文写得好确实能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但是,对很多学生来说,喜欢读书不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更别说享受其中。如果能坚持拉二胡、弹钢琴、练跆拳道、学滑滑板并获得成功也是无比快乐的。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学生是被逼着学习的,他们苦不堪言。
 

讲诚信是高尚的,但是学生没有这样的境界,也很少有这样的经历。硬逼着学生去写这些,他们会胡编乱造、生搬硬套。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学生敞开心扉,尽情地诉说内心的真实感受。享受品尝美食的快乐、享受不补课的自由、享受打游戏的陶醉,就一定肤浅了吗?细细品味,不也表达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吗?
 

二、不要让“道”绑架学生的天性,让作文多一些“趣”


相对于复杂的成人思维,学生的世界比较单纯,他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刻意地遮遮掩掩、躲躲闪闪,这就是所谓的“童言无忌”。如果能保护好学生的这份天性,让他们畅所欲言,学生会大胆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作文不仅有真情,也更有情趣,值得回味。


教师组织了一次习作练习,题目是“感谢   ”,绝大部分学生或感谢父母的养育,或感谢教师的教诲,或感谢同学的帮助。有一个学生就另辟蹊径,感谢教育局一次突如其来的“飞行”检查,让他们与久违的操场亲密接触,彻底享受了运动的快乐。与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教师的教诲、感谢同学的帮助等题材相比,小作者的主题没有聚焦表现人间的真爱,而是触及学校的“雷区”,有教师批评小作者的肆无忌惮。但是,这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小作者能有独特的发现和感悟,说明他善于观察和思考,教师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否则,学生的作文全是一个腔调,看似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其实好多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三、不要让“道”绑架学生的思维,让作文多一点“味”


其实,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文以载道”的意识,但每写一篇文章的时候,针对“道”到底是什么、怎么集中表现这个“道”,教师往往不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给予答案。这一作文教学的弊端大大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学校每年的体育节都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跳长绳活动,许多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一试身手,为班级争光。不过,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征服这条长绳,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聪明灵巧的学生没跳几下,就已经驾轻就熟,绳子乖乖地俯首称臣;不怕出丑的学生虽然一次次被绳子绊倒,但是一次次大胆地冲进去,不达目的不罢休;有的学生被打了几下,远远地躲在一旁,做起了“吃瓜群众”……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呈现的主题是多角度的:“我自信,我成功”“勇气是成功的法宝”“成功是属于有胆量的人”是参赛学生的宣言;“经历是最重要的”“我经历,我不遗憾”是学生尝到跳长绳滋味后发出的心声;“我再也不做吃瓜群众了”是学生心生羡慕时的呐喊。最让我难忘的是一篇题为《痛并快乐着》的习作,小作者很想参与活动,但是因为长得人高马大,只能甩绳子,虽然有点不甘心,但最终接受了任务,并尽心尽力地为大家服务。“痛并快乐着”是他这次活动的真实体验,也是他高尚境界的表现。
 

“文”与“道”是习作教学的两个核心。它们相辅相成,“文”表现“道”,“道”统领“文”。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达到“文道统一”“文以载道”的程度,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思考和探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