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5期 总第5792期 2019年10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5期  下一期
乡村初中少年宫活动现状及策略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宜兴市新街中学 张卫星 发布日期:2019-10-07 15:32:39

宜兴市新街中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很多在校学生课余生活单调,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读死书是培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学生的,而是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校本特色的课程来点燃学生的热情,开发学生的潜能,创造更适合学生的教育。在宜兴市教育局的倡议和指导下,我校添设备、选师资、设项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劳技、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兴趣活动项目。师生参与热情高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在少年宫独特的环境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彰显,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学校特色。2012年我校少年宫被教育局命名为“和乐”少年宫。在这些年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活动现状
 

缺乏长远规划,管理不够科学规范。我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虽有方案、有计划,但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短期项目推进,没有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缺乏长远布局和发展思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如受应试教育氛围的影响,一些教师存在“课堂化”倾向;学校怕影响学生成绩而不重视所要开展的各项活动,组织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
 

教师课程意识不强,师资力量薄弱。与学科教学相比,少年宫活动没有规范的课程标准,也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使用,教师更多是凭热情、凭兴趣、凭经验在教学;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延续性和针对性,教学目标不明确,活动效果不明显。
 

二、策略探究
 

为进一步规范少年宫活动,切实提高少年宫活动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我们迫切需要将少年宫活动项目课程化。通过对原先项目的整合,重新规划论证,将乡村少年宫活动上升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高度,从实践中汲取理论知识,以理论指导实践,以课程引领少年宫活动,让更多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


在分析我校硬件软件的配置,少年宫活动形成的特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资源的挖掘及前期对学生需求的调查评估,我们需要扎实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少年宫硬件设施。加大资金投入是完善乡村学校少年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完善的硬件设施是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近年来,我校对原有少年宫活动场地、功能室进行修缮、改造,增添了相应活动设备、器材;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有针对性地添置了相关软件等;实行教室与活动室“一室双用”,开辟书法刻纸、软陶制作、书法陶刻、科技创新等专用工作室及活动室;新建了多功能体育馆并已投入使用,为艺体类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教师专长,助力学生成长。我们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合格+特长”,要想满足不同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要培养和提升教师专长。一方面我们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拓展他们学科专业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他们对学科拓展课程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对有一定专长教师的技能培训。我们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到无锡、江阴等有科技创新特色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组织他们参加相关培训,并购买设备进行实训。仅仅一个学期,我校就组队参加了“无锡市机器人机关王比赛”并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通过培训,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眼界得到了开阔,研究能力得到了增强,专业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课题引领发展,增强教师课程意识。2015年我校书法刻纸课程获无锡市学校特色课程二等奖。2017年下半年,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顶层设计。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团队,组织教师着手编写学科拓展、德育活动、艺体科技三大类校本教材。同时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奖励基金,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2018年上半年,我校申报了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乡村初中少年宫活动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并成功立项,2018年下半年,我校申报了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乡村少年宫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也已成功立项。我们希望以课题研究来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研发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努力打造适合我校实际的乡村初中少年宫活动校本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适应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整体提高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亮点。
 

少年宫活动成效明显,学校特色初步形成。多年来开展的少年宫活动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校少年宫活动师生积极性高,成效明显。近些年,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劳技制作、科技创新、电脑动画制作等方面屡获市级以上团体和个人奖项,一大批学生对软陶制作、书法刻纸、劳科技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作品多次展评。2014年,我校被宜兴市教育局命名为书法刻纸A级特色学校;2018年成功创建成书法刻纸2A级特色学校;同年,我校报送的软陶工作坊作品获宜兴市中小学艺术实践工作坊二等奖。
 

校本课程的开发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是出于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对教育良知的坚守。乡村少年宫活动课程化是基于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基于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