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浅论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与实践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永州市江华县大石桥乡中心小学 奉前茂 发布日期:2019-09-23 13:17:24 |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居“德智体美劳”各育之首。目前,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受到办学条件、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缺少实效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德育被定性为一门知识性的课程,不少学校考查学生品德时还对品德教育进行书面考试。这种纯书本化的“德育”必然使德育变得越来越抽象化、形式化。同时,德育教育教材脱离实际、不接地气,教材中的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许多学习内容脱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为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需要基于学生视角开展德育工作。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一是重视物质文化建设,校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处处洋溢着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二是重视“三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具有激励作用和约束力,不但能催人上进、奋发图强,还能制约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三是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农村学校更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2.抓实师德师风建设
3.坚守课堂德育阵地 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发挥其作用就是要将德育摆在首位。一是落实德育课程,课堂紧扣实践,发挥其课堂德育主阵地的功能。二是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如科学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精神。三是利用好农村丰富的德育资源。例如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体会劳动艰辛,感悟劳动光荣;参加家务劳动分担父母辛劳,感受亲子情。 4.德育内容生活化 农村中小学校德育内容应紧贴农村儿童生活,选取农村学生所熟知的人、事、物作为德育素材。德育教育既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农村学生生活习惯不好,学校则可以从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入手,从而扩大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这不但可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德育水平。学校要利用微信群、QQ群等媒体平台跟家长、社会建立联系,加强各方互动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综上所叙,我们要根据当前农村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从儿童教育视角出发构建德育体系,切实抓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系统工作,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