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实验教学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小学 张辉 发布日期:2019-09-09 15:41:15 |
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来实现。在教学中综合利用好课件、实物展示台、微课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实验导入趣味化、情境化,拓宽授课渠道和学习思路,使实验指导形象化、细致化、简单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积极性,深化其对实验的认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接下来,笔者将介绍在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教学整合方面做的几点尝试。
例如在教学“植物”时,事先搜集有关植物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影像等资料,将其制作成微课来导入新课的学习,这将迅速调动学生对植物的探究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对植物的观察实验中,从而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实验导入情境化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想弄个明白,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这一天性,通过信息技术积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求知欲。
二、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指导 1.实验指导细致化 巧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实验指导更加细致化。例如“油菜花开了”一课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解剖油菜花来了解花的构造。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前把解剖油菜花的步骤和方法录制成微课,并用简洁的文字提示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在解剖油菜花时,操作将更加准确熟练。当然教师还可以运用实物展示台现场演示实验,边操作边重点提醒学生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将演示指导做得更加形象、细致。 2.实验指导简单化 笔者发现实验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相关事项,再进行实验演示,最后才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大大减少了学生动手探究的时间,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可以巧妙地解决这些矛盾,压缩教师讲解时间,通过课件的提示启发学生思考,使实验指导简单化、明了化。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