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安徽•微应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72期 总第5762期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2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设交际情境,优化口语交际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滁州市全椒县前进小学 孙德勤 发布日期:2019-07-01 13:33:39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儿童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创设合适的交际情境,运用多媒体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提升学生口语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巧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想说
 

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某种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想说、愿说。教师的语言、情感以及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合成一个广阔的心理磁场,势必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教师自身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伙伴,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轻装上阵,敢于表达。


例如,在《一次难忘的经历》教学中,作为教师,我首先把自己难忘的经历与学生们分享,如小时候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叛逆的事情,再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这些贴近生活的故事,真实又接地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果然,在我真实生动的故事中,学生们也敞开了心扉,纷纷举手,愿意将自己的故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课堂是互动的过程,师生贴近生活的交流,会唤醒他们对生活的回忆,唤起他们浓厚的说话兴趣,更好地展示自我,为课堂精彩的生成打下基础。


二、表演创造情境,让学生愿说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在教学《负荆请罪》时,我根据剧本运用多媒体展示这样的情景故事,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有一天,蔺相如与廉颇狭路相逢、避之不及。廉颇傲慢无礼地挡住了蔺相如的去路,当面羞辱蔺相如没有武功,光凭一张嘴,没有资格受到赵王如此厚待,不配封为上卿。蔺相如和门客韩勃被逼得连连后退。看到屏幕上这样的故事情景,学生们能直观感受到此时的尴尬场面,接着,我便问学生:“如果你们是路过的大臣,你会怎样劝说廉颇呢?”还通过让学生模拟场景,先让学生表演“相遇”,继而组织讨论“如何劝说”,引导学生从蔺相如升官的理由,以及廉颇在赵王心目中的位置等方面劝慰廉颇。待学生想好要说的话后,再分角色模拟人物说话。在调解他人的矛盾中,学生们学会了劝说,懂得了宽容,明白了谦让,理解了顾全大局,更锻炼了与人交往中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多媒体再现情境,让学生爱说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播放生动形象的画面,虚拟学生喜听乐闻的实景来再现生活情境,既可以拉近学生与交际话题之间的距离,又能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有话爱说。


在教学《我家的一张照片》伊始,伴着美妙的乐曲,我展示了一组生活照片,把学生们拉进快乐的童年生活,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很多的童年往事。这样的情境再现,完全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有几个胆子大的已经交头接耳地小声说话了。我看时机成熟,及时引导学生说说照片上的故事。这时的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果然不出所料,课堂上学生们个个说得有条有理、声情并茂,赢得了阵阵掌声。课堂上,我借助电教媒体再现情境,打造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评价营造情境,让学生会说
 

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准确、及时地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正确,教师可用以下语言鼓励:“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真不错,你和老师想的一样!”若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有误时,我们可以说:“你能站起来回答问题说明你已经很勇敢了,别急,看看谁可以帮助你?”“你的回答,已经跟正确答案接近了,再想想。”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要以肯定、鼓励为主,适时指出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说话的自信,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是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一切资源和时机,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创设适合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想说、敢说,科学评价,适时鼓励,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会说、爱说。相信只要长期坚持,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一定会日益提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