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E教中国•技术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8期 总第5736期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8期  下一期
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东省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王军 发布日期:2019-05-06 10:38:01

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渗入了大量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微课程就是其中一种。微课程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构建教学情境,分析知识点。因此,微课程具有内容精悍、重点突出等优势,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认可,迅速在学校教学中推广运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小学课程中原本是高趣味性的课程,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和小学生自身心理发育特点的影响,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过于枯燥,学生在上理论课时缺乏兴趣,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导致最终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微课程的引入可以极大改变这一现状。
 

一、微课程运用于日常教学的有利之处
 

1.利用微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有较多的理论,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在理论部分,因此教学通常比较枯燥。微课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可以集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获得丰富的体验。对于年龄较小、自控力不强、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形式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在课堂上主动用眼看、用耳听、去思考、去实践,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微课程突破教学难点
 

分解,是指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部分,从每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又是我们给经验积累不足的小学生讲解复杂问题常用的方式。微课程利用图画、幻灯片、动画等形式,将小学信息技术这一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抽取出来进行细化分解,并结合多种表现手段对这些分解知识点进行形象解析,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比如三年级下册“温馨提示牌”一课,我将文字工具运用的内容制作成微课程,先用动画展示文字转换效果,再将“文字转化成图形”“颜色填充”“如何使用透明效果让文字不覆盖背景图”几个知识点进行分解演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微课程把这节课中最复杂的操作技巧讲清楚了。很快,学生就掌握了这一节的内容,在实际上机练习时,微课程继续滚动播放,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上制作出令人惊喜的“温馨提示牌”。
 

3.利用微课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在大多数学校有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官网等,各班级也有微信群、QQ群等方便家校联系的工具,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要内容或复杂的操作技巧制作成微课程放上去,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自行根据微课程指导进行实操实践。上课时,他们便能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再进行深入讲解,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所学内容,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学生如有不明白或遗忘之处,还可以翻看微课程,重温所学内容,直到熟练操作。


二、微课程运用于教学研究的有利之处


1.微课程助推翻转课堂
 

自2011年翻转课堂推向世界后,我国也迅速引进了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在全国的基教系统和高教系统推广。课外自主学习,课内探讨问题,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就不太容易了。大部分家长不允许自家孩子在家中单独长时间接触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此外,信息技术学科作为非高考学科,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让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前学习任务几乎不可能。微课程可以有效突破这一困境。教师可以用微课程的形式,将每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教学视频,课程时长控制在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一个微课程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学习难点,内容精简,针对性强。学生们短时间观看小视频就能完成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前学习任务,家长也不会觉得影响孩子的学习。没看明白或者是还有不理解的内容,学生第二天能及时向教师求助,真正做到课堂的翻转。
 

2.微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重组
 

微课程将宏观课程进行微观重组,配套三大模块(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数字学习资源+课堂提升学习任务单)可以更好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微课程需要系统地重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充分结合时代要求和现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系统深入了解小学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另外,各级政府正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但是区域间仍存在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城乡差异和东西部差异,制作精良的微课程可以透过互联网突破空间界限,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这些差距,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


三、微课程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厘清微课和微课程的区别


微课仅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微型教学系统。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大部分,是系统的、全面的、立体的,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设计全新教学方法。微课仅仅是实施微课程的一种手段。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括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拓展素材、教学总结、教学练习、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通过一定的呈现方式营造出一个主题式的资源应用小环境。


2.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完成课中“前”和课中“后”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整合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的教学视频浓缩至5~8分钟,并完成配套数字资源的制作。其次,微课程的应用还需要教师具有录制视频和制作视频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掌握制作视频的方法,还要能够确保视频的质量。比如,在制作视频时添加音效、动画、文字等特效,增加视频的冲击力。在制作视频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观赏习惯及心理特点,合理地运用各种动画效果。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微课程,不但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改变现有沉闷的课堂现状,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微课程更加系统精练的特点,可以使学习内容的呈现更加立体,微课程对教学重难点的细化分解、有效突破,能够反推教师进一步提升和成长,从而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