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以信息化促学校管理现代化——白城市通榆县第二实验小学信息化发展纪实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安剑凤 发布日期:2019-04-22 09:29:09 |
白城市通榆县第二实验小学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提升办学水平,将学校做精、做强。
学校的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学籍管理系统、电子备课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教学仪器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校园网站系统。其中学籍管理系统是一套国家统一的管理系统,这是学校安装的一套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签到,避免代签,并能准确掌握教师的到校时间;电子备课系统,通过Office“一起写”功能实现多名教师异地集体备课;校园监控系统,利用监控设备对学校场所进行全方位、全高清视频立体化管理和监控;教学仪器管理系统是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常用的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用于召开网络会议,领会上级精神和要求;校园网站系统是学校对外宣传和对内管理的主要窗口,做到了“学校有网站、班班有主页、个人有博客”。 完善的应用系统 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主要是资源库系统和各种网络联系群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设计、优秀训练题、集体备课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库内容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区电教中心的资源库内容;二是学校购买的一些教学软件、资料;三是教师自主开发一些课件。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自制课件评比,参评的课件在资源库中共享。另外,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高度适用性的论文、教案等资源进行动态资源分类入库,力求简便易用。各种群组的建立,方便了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间的沟通。 安全的保障系统 学校通过主控室努力提高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加强网站、服务器的安全防控,对校园网内计算机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及时查、杀毒,减少校园网内病毒的传播。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校内计算机的应用监控,杜绝了教师玩游戏、炒股等不良现象,严禁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散播不实消息、谣言等。 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学校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还在不断探索中,相信在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学校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