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E教吉林•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7期 总第5732期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7期  下一期
科学规划,提升学校现代化教育能力——长春市九台区工农小学稳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清江 发布日期:2019-04-22 09:27:45

长春市九台区工农小学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教育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融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构筑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构建三个层面的管理体系。学校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机制。领导层面: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以及现代教育技术骨干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目标确定、整体规划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参与层面: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使其成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辐射层面:将积累的经验向广大教师推广、辐射,要求人人掌握并会运用。
 

完善三类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三大管理制度,即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日常管理办法,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同时,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抓好三个覆盖率。致力抓好教师覆盖率,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抓课时覆盖率,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信息化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抓学科覆盖率,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力求实现教育信息化。


完善制度,建好网络,有序保障
 

立规划,建网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信息推进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为组长,信息办主任具体分管,成员包括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及相关人员。规划的明确、网络的建立保障了信息工作的有序推进。
 

明职责,促落实。学校从实际出发,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投经费,促效率。学校自筹经费,添置教师用信息化设施,为教师的备课、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增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条件。
 

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学校现有69个教学班,班班配有交互式一体机,配有3台移动式多媒体一体机。专设科学实验教室5个,音乐教室1个,美术教室2个,拓展实验教室2个,计算机教室2个,文体活动室1个,可以满足课堂数字化教学和“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的应用需要。学校配有2台数字摄像机,并有专用的数码照相机、刻录机、扫描仪。
 

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率先完成了50兆宽带接入,并以中心机房为中心,建立各部门、各年级联网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为教师们获取教育信息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
 

2015年初,学校正式启动双网进班级工程,初步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校园管理等功能。学校一次性投入近20万元为工农校区建设了录播教室,录播优秀课例达100多节。其中部级、省级、市级优秀课例达20节以上,在2017年“十、百、千、万”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评选中,学校推荐的优秀课例、微课有17人获奖。2018年,学校又一次性投入30多万元为军民校区新建了一个现代化录播教室。
 

2016年,启动了工农校区教学楼整体改造项目、教学楼监控改造项目。经过两年建设,军民校区教学楼投入使用,双网进班,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互补充,完全可以满足学校的整体需求。


提升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重视教师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学校认真抓好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一方面是普及型培训。普及层面的要求是适应性的培训,依据教师年龄段实施培训,并要求完成作业,做好记录。通过培训,教师们能熟练使用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软件,同时也能利用三通两平台网络进行网上的搜索、查找、筛选、加工、下载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提高型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校中青年教师。培训从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教育的需要。
 

开展学科整合和新型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推进课改实践。学校还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采取抓研究、抓典型、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推广。
 

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考虑课程要求,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学校组织教师参与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件大赛,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并且39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学校组织教师参与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有5位教师获奖。2015年,九台市工农小学被评为长春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16年,荣获校长目标责任管理先进学校称号。在2015—2016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多位教师荣获部级、省级、市级、区级优秀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