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浅谈小学科学生命化课堂构建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雨花区五一小学 张文兵 发布日期:2019-04-22 09:09:23 |
生命化教育是新时代社会价值体系发展的一项十分关键的标准,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学生良好健康意识的基础,让学生清楚生命与健康的意义,为学生的未来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命化教育涵盖了两方面:一是对生命的关注,其重点包括了自身与他人的生命,更广泛地包括了一切的生命。二是生命化教育属于全人教育,它不只局限于对生命的关注,还包括了对生存与生命意义的提高。 科学生命化课堂以兴趣为前提,着重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科学课堂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对教学场景进行初步构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从而达到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标准。
科学课堂不应是单一的课堂学习,将课堂当作学习知识的唯一阵地,还应当指引学生通过大自然、网络、社会、家庭以及各大媒体当中的不同资源去展开合理的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放在更加丰富的知识架构中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与生命,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
三、科学生命化课堂实施步骤及要点 根据生命化课堂教学理念,长沙市雨花区科学生命化课堂的开展重点依靠“一核三单四环”去完成。“一核”是指在课堂上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为核心。“三单”是指学生情况问询单、实验(观察操作)任务单、实践任务单。“四环”是指“问题—过程—小结—迁移”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核”,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重视学思结合,彰显自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涵盖了应用迁移、自我监控、自主建构、认知冲突四个方面的基本原理;明确了精准课堂教学目标、彰显知识构成环节、提升智能与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营造教学氛围、分层教学等七个方面的课堂基本标准;还明确了在教学活动过程“双主体”师生关系的关键性,提倡师生课堂互动。 “三单”,学生在准备上课前,需要提前有针对性地展开预习,制作学情情况问询单。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展开提问,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够更好地设置学习要求。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加清楚学生的思想,根据课前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合理的探究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实操之上,教师理应帮助学生完成“实验(观察操作)记录单”,记录实践操作中总结的经验,在实验准备阶段,教师合理制作记录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实验的重要所在,实验记录并非只是机械化地记录。实验记录具备了实效性、操作性、指导性以及层次性。
“四环”,在教学引入时要求教师点明课题,提高学生的情趣与欲望,营造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课前构建问题情境,假设学习的冲突,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关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关注学生知识形成的积累。了解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对经验教训反思,重视认知。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