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教江苏•新闻资讯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7期 总第5732期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7期  下一期
溧阳市开展“双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来源:江苏教育信息化中心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9-04-22 16:11:32

本报讯   近日,由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和竹箦中心小学联合承办的小学英语“双师课堂”研讨活动拉开序幕。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姜知宇、罗志龙、承黎明以及全市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溧城中心小学葛之华老师作为第一节课主讲,带着两个班学习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竹箦中心小学的徐丽老师作为助教,在教室里随时辅助葛老师教学,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与屏幕那边的学生互动。


“双师课堂”通过“互联网+”来到学生身边,整节课中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参与交流,体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


第二节课,由竹箦中心小学的刘丽老师主讲,溧城中心小学的黄益娟老师作为助教,共同完成四年级Project 1 My school life教学。同步视频“双师课堂”同样精彩频现,两地学生一起长了见识,学了本领。
 

课后,全市小学英语教师分坐两地,通过直播视频开展了现场网络研讨活动,对“双师课堂”的优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别致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共享的不仅是两个教师的智慧,还有近100名学生的思维火花,实现了1+1>2的效果。同时大家也意识到,新技术需要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在课堂中实践,以求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提升学习效果。


主讲教师葛之华说:“这次‘双师课堂’的尝试对我是一个挑战,虽然我是主讲,但在课前的视频网络备课中,徐老师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也给了我成功的信心,同时给近一百个孩子上课很有成就感!”


此次活动,两所学校教师穿越时空和对方学生进行实时互动,相互交流学习,实现跨校间优秀师资共享。县域内学校牵手互联,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通过优质网络放大优质师资,实现优质师资区域校际共享,或将成为教师快速成长的催化剂,这也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本次活动,创生了“双师课堂”教学新模式和“网络教研”新样态,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打开了智慧教育的探索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继续学习、不断实践,获取更多收获与进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