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6期 总第5726期 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6期  下一期
变学为思,争做课堂小主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阙旭菁 发布日期:2019-04-08 15:25:05

去年,我教五年级数学,给全校数学教师上了一堂课题为“确定位置”的展示课。评课时,有教师指出对数对的书写应加强,特别强调小括号不能丢,不能一讲带过,这样学生不理解也记不住。过后我反思了这个环节,决定加以改进,变教师教授式为学生生成式。
 

改进前
 

提问1: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


提问2:(课件展示班级座位表)你能找到班长的位置吗?(学生指点)


教师串讲:班长的座位在第4列第3行,还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4,3),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板书)


师追问: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数呢?


改进后
 

提问1: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生答并板书:第4行第3列)


师:下面请同学们记录一下会议室的几个位置,看谁记录得又快又清楚。


师报:第3行第5列,第7行第8列,第5行第3列,第4行第5列,第6行第2列,第1行第6列。(越报越快,让学生来不及,只能简要记录。)
 

提问2:你记录了几个,你是怎样记录的?


学生讨论:怎样记录又简洁又清楚?(小结得出数对的写法并板书)


师追问: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呢?
 

教师关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活动是数学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积极调动学生思考,使学生变学为思,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原来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转,学生的思路不会离开教师课堂预设的圈圈,这种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难以培养学生为探索真理而勇往直前的精神。改进之后,在记录教师所报的位置时,由于文字书写复杂、速度慢,跟不上教师的速度,一些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速记或缩写的想法。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学生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示方法,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释放,数对的写法应运而生。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他们自己总结和概括。
 

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
 

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的获得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本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中队长的座位位置,引出第几行与第几列的话题。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从第几行第几列中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这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要用小括号括起来。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缓解具体与抽象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抽象过渡,实现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数学符号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释放,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数对的书写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明性和准确性。


总之,课堂上要创设宽松、活跃、和谐的气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培养“人人善思”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出“人人动手”的条件,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会学、乐学、活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