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6期 总第5726期 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6期  下一期
让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更有质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 张亚 发布日期:2019-04-08 15:22:4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的数学课堂要能体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习互动,要能加强合作性学习。所谓互动性课堂,便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极大地提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有效实现知识探究的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能创新教学,关注课堂中的互动学习,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促进学生共同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学习更有质感呢?


一、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
 

兴趣是人的内在动力,它往往需要外界的刺激。因而,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能够依据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采用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便促进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互动中。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很多种,可以运用现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中的策略,也可以创新方法。总而言之,要能够让学生的互动学习更有效果。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们共同探讨生产生活中应用圆的具体实例,如车的轮子、硬币等多是圆形的。在学生完全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后,我追问:“车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样,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圆形车轮来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从而勾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已有认知。学生们很快回答:“做成圆形的易于滚动。”此时,我让学生分组拿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实物,并将其放在桌子上滚一滚、动一动,而后进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有的学生说“滚动比滑动的速度快”,也有的学生说“滚动省力,滑动费力”……学生深刻体会了知识探究的过程,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上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实例比比皆是,也正践行了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念,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也能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成为有源之水。


当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可以采用游戏激趣、故事激趣、欣赏激趣等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在激发学生进行知识互动时,数学教师要能够精心预设,让激趣的效果更加优化。


二、创设轻松和谐的互动氛围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明确指出: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构建轻松而又和谐的学习课堂,要能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究知识,从而促进互动学习的实效性。互动性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需要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情感互动,乃至思维的碰撞。为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来说,建立师生间友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进行学习互动需要师生间具有融洽的关系,需要师生相互信任与理解,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预案的顺利实施,才能让师生进行轻松的互动,在互动中获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够用富有童趣而又诙谐的言语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自然、亲切、幽默,从而感受到教师的榜样力量。当然,教师也要注重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与期待。教师要能够包容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做到耐心、细心而又用心。这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自然生成,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融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互动中去。
 

三、营建有效的互动平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带着任务来到课堂上的,因而,要达成数学学习目标才是最根本的。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给予引导,需要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最为重要的是首先要为学生搭建可以进行互动学习的平台,而互动平台的搭建需要教师能够借助于有效的数学学习素材。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课时,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搭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进行交流的平台。在学生纷纷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然后再和同学说一说,交流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时,我给学生搭建了“正方体是长方体吗”这样一个问题平台,学生们便能依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行相互交流。有的学生说:“正方体不是长方体,因为长方体的棱长不完全相同;而正方体的棱长都相同。”也有的学生说:“正方体的面完全相同,而长方体的面不完全相同。”……此时,我并没有否定这些学生的想法,而是给予他们鼓励,接着转换他们的思维立足点,问:“怎么去判别一个立体图形是不是长方体的?”学生继而异口同声地说:“看是否符合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学生便又拿着这个标准进行思考、交流……热烈互动的氛围更加浓厚起来。很快,学生们又不约而同地说:“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能把握住学生互动的问题,能够洞悉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学生思考的不同角度,要能抓住互动的时间节点,及时地调整问题方向,从而引领学生绽放数学思维的火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