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5期 总第5721期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5期  下一期
农村小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及形成原因浅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迁市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 万家喜 发布日期:2019-03-25 16:11:33

我是农村小学一年级教师。我的学生都是年满六周岁,土生土长的农家娃娃。


刚开学,我就把已排好的班级洒扫表告诉学生,要求他们记住自己什么时候值日,记住值日的时候要提前到校。但后来我发现,根本没有学生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是时间不够,而是他们根本就不具备扫地的能力与技术。每次上课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班里根本就没有几个学生会主动动脑去思索问题的答案,即使答案就在课文里。每当这时,无尽的无力感让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起而不发的孩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常能。何谓“常能”?“常能”是指最平常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活动能力。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他们这个年龄段该有的“常能”?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个“高分低能”的人呢?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各种能力塑造的基点
 

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便受到家庭的影响,接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尤其在入学之前,孩子接受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家庭教育。我们农村有句老话“从小定八十”。意思是说,一个孩子小时候是什么样,那么他长大以后的发展变化也不会有多大改变。虽然这句话太过绝对,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家庭的早期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可是就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状况来看,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与思想是滞后的、不懂变通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只有学习,他们根本就没有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意识。他们不明白他们的溺爱与不放手会造成孩子对他们产生十分严重的依赖,他们也不觉得孩子到了十几岁还不会叠被子、穿衣服、梳头、洗碗、与人交际是不该有的事情。因而家长在对孩子基本生活常识与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认识偏差,使孩子失去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本该具有的生存能力。


二、学校主导教育缺失,造成学生生存能力培养与发展的空白
 

在我从教八年的时间里,学校似乎从未对学生进行过生存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唯一与之沾边的就是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中有学生基本生活常识、生活技能、自主学习、独立生活、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但毕竟不是系统的针对小学生进行的生存能力教育,更何况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据了解,教师一般只会利用课堂的前一半时间读一读课本内容,学生只是听听而已,更别说有时间去练习与实践了。
 

似乎所有的家长与教师都认为学生能够成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好上大学。学校和教师只认分数不认人,只追求升学率也就成了必然的现象。于是家长、孩子、教师、学校都在为了获取高分而疲于奔命。
 

其实,目前学校影响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与发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学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的过分重视。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周必上安全课,每天必讲安全事,重点时间、重点地段、重点人群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听说有的学校因楼梯倒塌造成学生踩伤事件,于是下课、放学的时候,各个楼梯口都有教师在维持秩序;听说有的学校学生放学在校门口过马路时被车撞伤,于是学校在放学的时候,由值班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门口200米内拉起了红条,学生过马路时所有的车辆禁止通行……


温室中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象牙塔里的孩子又如何去面对如今多元竞争的时代?在美国,家长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而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这些事例是否会让我们对我们的教育进行一些反思?我们是否也该去填补我们教育体系中生存教育缺失的空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学会生存”。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料自己。他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为了孩子的未来,就让我们一起放手吧!让孩子从自己的事情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让孩子养成生存和生活必需的良好习惯,提高生存和生活必需的能力,以适应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