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E教中国•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5期 总第5721期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5期  下一期
面向每一个为了这一个———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介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牟忠宇 发布日期:2019-03-25 16:02:42

团山小学地处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北端城乡接合部,学区内坐落着市政府建设的廉租房、解困小区,是特殊人群比较聚集的区域。目前,学校有17个教学班,658名学生,随班就读学生13名,是宽城区随班就读学生最多的学校。自2014年宽城区被确定为全国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以来,团山小学一直立足于学校自身课程资源优势,把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设置作为学校研究的课题,确立了用全景式课程来实现“全人的教育”的发展理念。


一、全景课程的构建


“才聚成团,品蕴成山”是团山小学立足校情提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身心健康、才有所长、品德出众的现代公民为目标。基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构建了全景式课程育人体系,即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定制性课程,并进行主题融合实施,实现学科间的融合。


全景式课程实施路径,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整合化、校本课程适性化、特需课程生本化的处理。在进行特需课程生本化处理时,将特需课程设置成三类课程:私人定制课程、群体定制课程、特质定制课程。特质定制课程是为随班就读学生量身定制的课程,学校从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每一个学生专门设置一套康复课程,并结合全景式课程进行主题融合实施,实现由关注“每一个”到关注“这一个”的转变。
 

二、特质学生课程构建


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是有特殊性的。学校通过对普通课程的调整与特殊需要课程的开发、选择,来满足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采取变通、扩展、替代的调整方式,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课程变式。


1.基线评估是特质定制课程开设的前提
 

课程的设置决定了育人方向,只有准确掌握每一名随班就读学生的基线,才能针对个体的不同进行特质课程定制。如何进行基线评估呢?首先,学校以医学诊断为准,在医学诊断的基础上,再由区资源指导中心的专业教师带领学校教师共同考查学生情况,找到随读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情绪问题以及学业问题。在此过程中学校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情感状态、精神压力、社会交往、身体健康等九大领域的问题。其次,需要家校联动。在家长配合的情况下,学校把家长邀请来一同参加基线评估,并充分关注和参考家长提供的信息和意见。


2.个性化特质课程设置


没有选择就没有教育。团山小学的适性课程对普通学生来说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课。随班就读学生经历一个自选和教师建选的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选课。以特质学生年龄段为标准,学校开设了多门定制化课程,即补救性课程(低龄段)、康复性课程(低龄段)、功能性课程(高龄段)、个需课程。


学校树立了“一切皆课程”的理念,学校把课程表的设置也视为一种课程:针对视力障碍的学生,学校设计了个性化课程表,用大字的课程表来弥补他们的视觉障碍;针对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学校为他们提供的都是3D图片式课程表。


三、将学校课程与个性创新课程相融合
 

基于学校现有资源现状,对残障学生的课程不能也不宜实现“另起炉灶”,如何充分发挥全景式课程在特质课程中的作用,让学校的每个课程都可转化为残障学生的给养,“融合”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学校摸索了几种融合方式。


1.学习与康复相融合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学校将作文教学与心理学上的沙盘游戏(集体沙盘)融合起来。教师根据学期教学计划设计若干主题作文,带领全班学生共同完成。为了让患有自闭症、脑瘫和智障的随读生融入其中,学校采用了沙盘游戏辅助教学。


在语文口语交际课中,针对口语表述有困难的随读生,教师积极创设情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环节上为他们设计融合课程。除此之外,教师还自创了一些康复类游戏,通过游戏锻炼智障儿童大运动能力、平衡反应和协调能力。


2.大小课堂相融合
 

大课堂是指和全体学生一起学习的日常课堂,小课堂则是在资源教室里由资源教师和资源中心项目小组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的个别化教学课堂。采取大、小课堂相融的方式,资源教师除了要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与行为矫正外,还要配合任课教师提出的教学需求,指导随班就读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课堂内容,感知日常课堂中即将遇到的历史故事、人物事件等。


随班就读的目的是为了使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为此,既要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些特殊教育服务,又要让他们融入普通教育课程。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 校在随读生课程设置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成绩。首先是学生在一点一滴地改变,13名随班就读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康复效果;其次是教师在改变,所有教师的课程意识增强,教师的大爱情怀被悄然释放;再次是学校在改变,学校特质课程体系构建日臻成熟,学校特质课程设置的经验在区域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展望未来,深感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区特教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团山小学将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使之产生更强的社会效益。同时,学校也在思考如下问题:1.在普通教育的大环境下,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及学生评价问题;2.随班就读教师考评及专业化发展问题;3.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课题。在此,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不吝赐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