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安徽•微应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4期 总第5715期 2019年03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4期  下一期
信息技术下戏曲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师范附小二小 邵海燕 发布日期:2019-03-11 13:22:27

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无论是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还是弘扬美德的内在价值,戏曲都具有很强的引导教化作用。所以“戏曲进校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更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教育部在2016年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导,很快“戏曲进校园”这一活动就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开展起来。戏曲艺术进校园,已经成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趋势。我校虽然起步晚,但从独立办学以来,越来越重视戏曲教育了。从2016年秋学期开始,我们开设了戏曲特色课程,我这个语文教师有幸成为第一任戏曲教师。


一、接受的勇气从哪来


也许是因为在一次集体活动中,亮了那么一嗓子,唱了句“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也许是因为我在徽州小学带过一段时间戏曲社团,所以在没有请到专业教师之前,学校安排我开设了戏曲特色课程。接受任务之初,我如坐针毡,觉得这是赶鸭子上架,对于戏曲我原本只是一个“门外汉”,没有专门学习过,勉强也只能算得上一个爱好者。我担心教不好会误人子弟。在推辞不掉的情况下,静下心来细想一番,我觉得领导之所以这么安排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这个戏曲爱好者,唱起京剧、黄梅戏、豫剧的一些经典唱段也是字正腔圆,还一度成为严凤英、马兰、梅葆玖、常香玉等戏曲大家的粉丝。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有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心。所以接下来,我便开始思考如何上好每周一节的戏曲课。


二、备课的内容从哪来


对于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我来说,戏曲还是一门陌生的学科,而学校并没有现成的教材,所有一切都需要我这个任课教师自己准备,为了不误人子弟,我泡在网上查阅戏曲资料,然后列出教学计划,接下来下载图片、视频、制作每节课的PPT。准备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对戏曲的历史、发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接触戏曲、热爱戏曲,传承戏曲,让我们的戏曲后继有人。在合肥市包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我曾作为家长走进戏曲兴趣班,观看过专业教师上课,所以对于上课的程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有了参照,我设计了自己的戏曲课堂:压腿、走圆场、复习、授新。


三、学生的兴趣从哪来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都是流行音乐,哪里知道“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的戏曲,又怎么会喜欢“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的老腔调呢?因此来我们戏曲班报名的学生很少,14个女孩子中大部分都是在没有其他课程可以报的情况下无奈被安排进来的。如何让学生们那颗冰凉的心热起来,如何激发这些女孩子们学戏曲的兴趣呢?我思前想后,觉得仅靠我那一嗓子根本不足以牵动这些00后的心,所以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了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现状,还观看了那些戏曲名家的经典唱段。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我特地选择了我国各地孩子们的戏曲表演视频。第一节课上,我先向学生们介绍了自己的戏曲之缘,并为她们演唱了自己熟悉的几个唱段,接下来便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孔莹等戏曲童星的表演视频。教师的现身示范和童星的风采展示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陌生的大门,也激发了她们学习戏曲的兴趣。


四、上课的底气从哪来
 

非专业的人站在戏曲课堂上是需要勇气的,勇气从哪里来呢?当然靠的是课前的充分准备。比如,教学现代京剧李铁梅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们班级在二年级亲子表演中就排练过,我带着几位家长和几个学生上台参加比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有了这样的基础,我自然把这个节目作为首选,比赛的视频再加上我在网上下载的儿童表演和铁梅扮演者的演唱视频,学生不但能在第一时间消除陌生感,而且有了不同年龄、不同级别的学习范例,女孩子们学起来就很轻松了,从课堂表现来看,效率也挺高的。这一切自然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持。


在多重价值、多元文化交叉并存的今天,戏曲这门宝贵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光环慢慢黯淡。为了挽救戏曲艺术,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出台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要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因此“戏曲进校园”活动对于学校的意义,已经从“有”与“无”之别,转变为“优”与“劣”的差异。我们学校开设戏曲特色课程有两年了,如今还有了戏曲社团和戏曲俱乐部,学生们可以在专门的戏曲教室里上课,专业教师也走进了学校。在市区各项戏曲比赛中,我们学校的“小花旦”和“孙悟空”夺人眼球,成为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一步,我们戏曲教育的目标是将戏曲打造成优秀课目,让戏曲产生更多品牌效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愿意向专业教师学习,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上好戏曲特色课程,以工匠精神作为指引,当好戏曲的传承人,并把戏曲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努力呵护传统文化的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