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读书让我走出迷茫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泰州实验学校 李春莲 发布日期:2019-02-25 13:17:42 |
2011年的七月是个黑色的七月,它让我终身难忘。经过演讲、测评、领导评议,再到资历等各项材料打分,我可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过关斩将”,以高分通过学校赛选,获得中学高级职称考试唯一的名额,参加市教育局的考试。
为了年幼的儿子,为了班上那么多孩子期待的眼神,我决心振作起来。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把名利看得太重,伤害了自己?难道职称“定级”就胜过一切吗?作为教师,就应该守住这份清贫,这份淡泊! 我开始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的专著,每个夜晚陪着年幼的儿子共同阅读,简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徜徉在大师们深邃的教育思想里,我豁然开朗。我把自己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写下来,抒写自己工作的心情,逐渐进入到宁静安详的教学境地,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我阅读了于永正等一大批教育名家的著作,从大师们身上汲取精神的养分,我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们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有100多篇习作发表。在我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们品尝到读书的快乐,在中午以及课间,常见他们在校园的小书吧如痴如醉读书的身影,家长和同事们也越来越敬重我。 一个追求专业化成长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读书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就是增加源源不断的“活水”。记得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一句话:“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读书无疑加快了教师的“深度觉醒”。我通过读书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厚了底蕴,增长了学识,开拓了视野,铸造了自己的幸福人生。课余时间,我的办公桌上总喜欢放上一本爱看的书。与好书为伴,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解除了我工作中的种种困惑,但更多的是让我汲取到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读书成为我生命的需求,我把读书的启迪和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诉诸笔端,相继有4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和随笔发表。 淡漠名利,拂去浮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激扬青春,欢乐前行。在平凡如歌的岁月里,默默耕耘,静心阅读。有人说:“读文可以美容,读史可以补肾,读哲可以健脑。”读书让我的心态越来越年轻,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只蚕要变成蛾子,要经过多次的历练,才能破茧成蝶,一位优秀的教师要经过多次的挫折,不懈努力终究会有收获。我就像那样一只小小的蚕,经历磨炼。读书让我重新站立起来,我不再是那柔弱的“小草”,我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苍天大树,做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引领着我的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草根似的教师,享受孤独,偶尔哼句乡村小曲,没想到居然盛开出一朵朵艳丽的幸福花!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