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以“制作引导线动画”为例谈微课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天津市蓟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谢艳振 发布日期:2019-01-11 15:36:27 |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时代一种新型的数字化资源,也是带领我们迈进信息化2.0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下面,笔者以“制作引导线动画”为例,谈谈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应用。
微课主要体现在“精”字上,它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的特点,同时制作技术简单,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微课的精,还体现在虽然制作技术简单,却能达到精湛的可视化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置身于学习情境中,进而实现交互式学习。
微课设计一般选择学习中知识的关键点、易出错点、易混淆点为内容,一个微课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这样的知识点。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所以要尽可能地关注到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差异、高效地学才是制作微课的根本目的,因此微课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画面和谐,富有美感。从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出发,突出主题内容,保持统一的风格,画面具有和谐之美,让学习者感受美感。 学有乐趣,乐于学习。设计时考虑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得内容具有趣味性,可根据学习内容适时加入图片、动画、声音、批注等。 微课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总体构想、编写脚本、准备素材、选择制作工具、制作、编辑、导出等几个步骤。下图为 “制作引导线动画”微课的设计流程。 三、如何制作微课
1.根据微课主题编写脚本 在编写微课的脚本前要有总体构想,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微课主题梳理该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和疑点、操作步骤、讲解内容等。
首先,根据微课的主题收集所需要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制作好PPT课件。根据实际需要,课件中可插入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相关媒体元素,以增强微课的视觉效果。如《制作引导线动画》课件中插入了“戏蝶时时舞”“篮球沿着弧线滑落”“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鱼儿和螃蟹在水底漫游”几个Flash小动画实例。 3.调试设备录制屏幕
Camtasia Studio主界面中有时间轴和轨道,根据实际需要,可对时间轴上的素材进行剪切、移动等操作,删除不需要的内容。对于轻微的噪音,可以使用“降噪”功能进行处理,还可以添加声音的淡入淡出效果。根据微课需要还可以添加注释和字幕。
点击任务列表里的“生成视频”,生成网上适宜传输的MP4视频格式。
微课可应用在课前、课上和课后。微课作品也尽量地逐渐实现系列化,即从一节到一单元再到一册教材的内容递进,然后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或校园网络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条理结构进行组织管理。
2.学生课上学习,实现个性化辅导 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实现引导线效果的时候,元件与引导线黏合不好,则元件就会按照开始帧和结束帧的位置直线运动”,与教师进行研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栏中的的放大镜工具来放大场景,这样我们就很清楚地看到元件中的空圆心,方便黏合了……”通过观看微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