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区域教育信息化典型学校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12-14 15:50:23 |
鹤壁市山城区实验小学 在情系杏坛躬耕教育的圆梦过程中,秉持“德润心灵,慧悦人生”的办学理念,牢记使命,倾情履职,知责思为,立德树人,让学校成为“有师皆善教,无生不乐学”的教育乐土。 鹤壁市山城区实验小学 许爱灵
山城区实验小学隶属山城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集团由总校区和鹿楼两个校区组成。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智慧校园的创建,安装网络宽带,校区全部教学班和所有功能教室接入互联网,实现校区网络全覆盖。 2016年教育集团投资20余万元,在鹿楼校区建成4机位5通道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一间;2017年投资30余万元在总校区建成4机位5通道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一间。均采用双屏激光投影仪,并配套多校互动课堂服务器,实现高清优质课的同步自动录制、一校带多校课堂互动以及优质课录制、网络同步直播等现代化教育教学功能,使两校区同步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成为可能,有效节约财力物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课,将优质课录制成视频文件,建成学校优质课资源库,利用录播教室的全自动录制功能,在教研活动中播放,打造跨空间地域的互联网课堂,使城市教育资源优势学校的教师和农村资源薄弱学校的学生同上一节课。在大学区教研活动中,利用互动直播教室,使教师们在自己学校就可以开展教研活动,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对同一节课进行互评,足不出户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利用录播室的网络直播功能,省时高效,成效显著,尤其是在依托录播教室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山城区实验小学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骨干教师董文华,在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并被授予“中原名师”称号。
用积极心态点亮未来,用良好习惯塑造未来,用科学知识创造未来,用高尚品质承载未来。
鹤壁市山城区第五小学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明确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的需求,于2005年建成鹤壁市首家校园电视台;2012学校全面建设“班班通”工程;2013年学校主持召开鹤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15年建成了鹤壁市首家自动录播教室;2016年建成山城区教育智慧中心;2017年学校全面覆盖网络监控和数字高清考场;2018年建成网络NAS共享系统,全面推动学校素质化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电视台,成功举办13届“小主持人&小记者”大赛,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小主播和小记者,并通过网络对全校师生进行直播,成为学校师生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新阵地,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对电视台进行了升级改造,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以虚拟课堂为媒介,进行虚拟中的“实景”教学,视觉上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2018年10月鹤壁市教育局举办的微课大赛中,学校通过虚拟课堂自录、自编、自剪的完整制作手法,向市里推送视频微课20节,并全部入围专家评审。 在2018年鹤壁市科技协会、鹤壁市教育局、鹤壁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举办的鹤壁市首届机器人大赛中,学校获小学组机器人综合技能A类智能服务项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18年5月由河南省科技协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举办的第十八届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小学组机器人综合技能B类比赛中,学校李家名、陈彦玮组合荣获一等奖,张绍奇和黄浩、李彦哲和赵彧骁、齐梓涵和孔令辉三对组合荣获三等奖。
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中心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和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但农村孩子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却一点儿不比城里孩子差。衷心希望农村教育借助信息化和互联网的东风,为所有农村孩子装上智慧的翅膀,筑梦美好未来! 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中心校 高海娜
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中心校位于山城区石林镇,属于农村学校,下辖马村小学和温家沟小学两个教学点。学校抓住国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和信息化的机遇,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率先在全市农村小学建成现代化的智慧录播互动教室,班班通覆盖率达100%,为农村学生共享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山城区教育局的科学规划和统一安排,学校率先开通了专递课堂,使更多农村学生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共享优秀教师资源,解决教学点专业师资缺乏、开不齐课、开不足课的问题,为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做出有效尝试。通过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化设施,以在线网络同步教学为基本途径,同时给几个薄弱学校或教学点学生进行异地授课。 2018年4月17日,石林中心校校长高海娜亲自执教二年级音乐课,面向两个教学点同步开讲,使马村小学、温家沟小学学生通过班班通设备共享一节音乐课。4月26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对石林小学专递课堂作了专题报道,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