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借智建网 慧聚资源——鹤壁市山城区教育信息化成果展示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志强 尚卫华 发布日期:2018-12-14 15:48:42 |
智慧引领,未来已来。包含云计算、大数据、慕课、微课、在线网络教学、人工智能等众多新技术在内的智慧教育已走进我们的校园,来到我们身边,必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帮助我们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鹤壁市山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吕珂
信息化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智慧教育作为信息化教育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时代知识背景下,教育教学信息数字化的应用与体现,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的深化和提升。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建构新的教学形态,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必要途径。 借智建网,慧聚资源。2015年至今,鹤壁市山城区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建成全市首个智慧教育中心以及11个智慧录播互动教室,涵盖精品课程录制、优质资源点播、网络互动教学、网络在线教研、网络视频会议等功能,实现所有录播教室间的互联互通,构建“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强校带弱校、城校带农校”的智慧教育网络新体系。 为进一步做好教科研培训工作,真正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山城区教育局把录播互动教室常态化、普遍化、创新化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考核主要指标,组织区域内各校名师、骨干教师录制精品课程800余节次,并制作大量微课,全部通过网络平台上传供全区师生共享;通过名校网络课堂、名师课堂、互动课堂、专递课堂、网络教研、网络培训等形式,迅速扩充优质资源总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2017年3月2日,中央电教馆研究部、培训处、技术处专家在河南省电教馆党委书记赵彤帆带领下,到鹤壁市山城区进行调研,现场观摩两节“一带三”互动教学课,专家们对山城区“一带多”智慧教育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2017年11月22日,山城区承办了鹤壁市2017年电教观摩周山城专场,在实验小学、第九小学、鹿楼小学、石林小学等智慧录播教室,组织5名骨干教师,采用“一带二”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同步教学实现三校师生同上一节课,有效放大了名师效应,使更多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山城区教育局引进腾讯智慧校园教育扶贫工程,并于2018年5月31日成功举行启动仪式,翻开了“互联网+教育”的崭新篇章。截至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在腾讯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注册,根据需求开通了行政助手、消息通知、财务助手、校长信箱、教师考勤、精品云课等功能。以强化应用为原则,采取线上线下、指导督查相结合等方式,先后组织4次培训,完成1000余名教师和13000余名家长的数据导入。随着腾讯智慧校园应用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教育”在扩充优质资源、实施精准扶贫、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凸显。 以智扶志,慧及乡村。扶贫必扶智。山城区电教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利用智慧教育网络,促进城乡学校手拉手,使农村学生更加便捷地通过网络共享城区优质学校资源,在线收看名师网络课堂,接受名师在线指导,等等。自2016年建成区域智慧教育网络以来,山城区教育局教研部门、师训部门积极通过智慧网络,面向农村学校开展网络送教、优质课下乡、网络培训、网络研修等活动,涵盖所有农村中心校和部分教学点。2018年3月30日,鹤壁市电教馆组织城区学校名师送教下乡,在鹿楼小学智慧录播互动教室,山城区教育局采取“一带二”形式,使石林小学、寺望台小学学生通过互动课堂共享名师资源。今后,建成智慧录播教室的农村中心校将全面优化整合所有校区优质教师资源,集中优秀专业教师,通过网络授课方式,将专递课堂广泛应用于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教学,做到“课表、进度、师资、辅导、考查、活动”六统一,为所有学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保障。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