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做有使命感的领跑者——蚌埠市凤阳路第二小学信息化发展纪实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世凤 张静 彭程 发布日期:2018-12-14 15:29:14 |
蚌埠市凤阳路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凤二小)创建于1936年,是蚌埠市首批示范小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潮流下,凤二小与时俱进,抢抓先机,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为教师创造了高效、个性化、信息化的办公环境,成为蚌埠市中小学信息化教育队伍中“有使命感的领跑者”。学校先后荣获“蚌埠市网络教学示范校”“蚌埠市信息化先导校”“安徽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验校”“安徽省智慧校园实验校”等称号。
加大投入 早在2005年,学校就自行设计搭建了班级多媒体网络系统,构建了网络总控室,实现了每一间教室都网络覆盖,让教师通过笔记本电脑和背投电视进行授课。虽然没有现在的交互式触摸一体机使用方便,但是在当时,凤二小的信息化配置已初具规模,运用信息化辅助教学的理念已经走在了前列。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推广速度的加快,凤二小与时俱进,对学校的硬件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如今学校拥有学生用机126台,生机比达到8.7∶1,教师电脑110台,师机比达到1∶1,达到省电教一类学校的标准。同时,引入了智慧校园系统,实现了校园管理智慧化、移动办公自动化、教学服务便捷化、校园活动多元化、家校互动实时化。
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建立了凤二小校园网站,创建了凤二小微信公众号平台,即时向家长发布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班级师生依托智慧校园系统、省资源平台并结合微信、QQ学习群等主流社交软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互动……使教育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使联络更及时,沟通更快捷,工作更有效率。
把握核心 为了发挥网络教学的有效作用,学校先后举办了微课制作培训、智慧校园系统使用培训、作业盒子App使用培训等多项信息化专项培训活动,并组织课件制作及微课创作比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培训和比赛中不断提高。 如今在凤二小的课堂上,教师能熟练借助计算机、投影机、实物展台等先进的信息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在课后,学生们可以通过浏览教师们上传的微课,及时对上课时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加强。回家后,作业盒子让学生们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让教师们第一时间获取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这些宝贵的数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计划。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
资源丰富 以教育技术为手段的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改革,激励着凤二小每一位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不断发挥创造力与协作能力。为此,学校对开展的大小活动及教师的教案、教学随笔反思和教学课件等材料建档保管;购买资源与开发资源并举,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确保了教学资源的完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越来越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我们相信,凤二小将继续做“有使命感的领跑者”,为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