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科学谋划 均衡发展——松原市乾安县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松原市乾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高宏伟 发布日期:2018-12-14 15:12:13 |
乾安县地处松原市西部,由于观念滞后、统筹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全县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相对滞后,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乾安县坚持“提高认识、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全县统筹、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应用驱动、凝心聚力、多方参与,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确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建设、“两平台”建设、“三通”建设的“123”建设目标。 微信公众号建设就是利用现有环境搭建一个平台,它是校社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桥梁,也是把所有整合的资源推送给家长和学生的通道,更是老师与家长、学生沟通、反馈的助手。 乾安县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调配、择优选用”的资源生成机制,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局面。2018年底,将初步建成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的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总量达到1TB以上。 按照国家教育管理系统“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建立全县的教育综合管理大数据中心。2018年底,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完成国家下发的学前教育、中小学生学籍等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入库。 “三通”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乾安县汇聚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优质资源,开展个性化网络备课,为中小学校配备能够有效承载运行各类教学资源与工具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设备,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积极构建覆盖城乡一体的教研信息化平台,全面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完善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县教育局负责统筹部署,指导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中小学校成立相应机构,配齐人员、明确职责。 完善政策措施。首先,教育局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作为实施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信息办牵头协调;再次,加强政策引导协调,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激发师生和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成果纳入对学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内容;另外,制定信息化培训制度,完善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最后,作好顶层设计,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完善协同推进机制。 加快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信息化体系有六个要素,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提升教育信息化的素养在于传统教育观念与现行教育评价管理体制的改变。 健全培训体系。针对部分教师仍然缺乏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对参加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不积极,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特性缺乏认识和了解的现状,乾安县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作为重要内容。为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乾安县完善了教育信息化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把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核体系,推动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 落实经费投入。乾安县按照“政府主导、分级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鼓励多方投入,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形成了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同时,建立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统筹管理;建立教育信息化经费预算制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标准,统筹安排经费,建立预算制度和技术支持的服务体系。 今后,乾安县将继续科学谋划、积极探索,不断推动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