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E教湖南•E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60期 总第5686期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0期  下一期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古汉城小学 姚翼毛 发布日期:2018-12-14 15:02:11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是为了更有效促进学生的学及提升教师的教。每个学科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方式都不同。小学数学学科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时,有着自己的特点。下面,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下称“空间”)改变学的方式和利用数据定位教的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利用空间改变学的方式
 

1.改变学生学习的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风靡全国。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教与学的新模式,如助学单、导学案、前置性研究任务、翻转课堂等,让教师们应接不暇。这些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必须在课前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复习、预习、研究等学习活动,而这些学习任务的安排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传统的方式是发一张纸质的学习单,第二天收上来,也有利用社交软件进行的,比如QQ群、微信群推送学习任务、微课等。如果学校建设了统一的教学平台——一个联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教师推送的微课,完成与微课配套的练习及其他任务,包括复习、学习新知、共同研究讨论某一个问题等,还可以在资源库里自主学习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知识。
 

2.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制订出合理的学习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利用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这个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这个学习应该是有目标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制订合理的学习方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制订学习方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学生学什么


规划好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内容,理清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时,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前学习的程度应该不一样。


有些教学内容可以把所有新授的内容都放在课前学习,比如: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认识整时”“认识人民币”“年月日”等,甚至可以利用空间建立一个资源包,把相关的微课、学习资料都放到资源包里,进行开放性、综合性的学习。等到课中,教师再进行梳理和构造知识网络。


有些教学内容可以把一部分知识点放到空间中学习,比如“小数的认识”一课,教师可以把小数的各部分名称、小数的读法、写法等知识放到课前学习,而关于小数意义的初步理解放到课中。再比如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一课,教师可以将关于3种线的符号表征的认识放在课前学习,包括3种线的名称、用字母命名的方法、画在纸上是什么样子等,把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放在课中学习。
 

还有一些内容可以采用课前讨论的形式,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和探讨。比如四年级上册的“数的大小比较”一课,学生已有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基础,可以采用课前讨论的形式开展前置学习,让学生先自己交流和讨论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如果是复习课,有两种处理方式。低年级一般采用推送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与复习,而到了中、高年级,则采用的是先自己尝试整理,画出思维导图,上传到空间中的班级作品库,让学生互相学习和点赞。
 

(2)学生怎么学
 

微课录好了,资源也准备好了,那么,学生会学吗?学生的学习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学习的顺序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看微课和看动画片一样吗?怎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思考能力?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个基本任务清单,这个任务单起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的作用。如在上“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一课时,任教教师设计了微课配套学习任务单,明确地提出学习的要求,安排要完成的练习,并适当地进行学法的指导。最重要的是任务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提出自己的问题,评价同学的作品。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主动地和别人探讨一些问题,也为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
 

二、利用数据定位教的方式,实现经验教学向“经验+数据”教学的转变


1.精心设计课前配套检测题
 

在设计配套检测题时,目标要小而明确,每一道题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这样便于收集学生的学情,当然为新课的铺垫练习也不能少。如“小数的初步认识”配套练习既可以分别设计针对小数的读法、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的习题,也可以设计一两个针对小数意义的习题,为新授课埋下伏笔。


2.了解学情,定位课堂教学重点
 

学生完成课前检测题后会通过空间提交给教师,教师在课前就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是客观题会形成学情报表。从学情报表中,可以看到学生的作答数据,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设计指明方向。如果是主观题,则可以通过图片、语音(背乘法口诀)、视频看到学生的作答情况。


总之,利用空间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学习方案要因内容而异,因学段而异,教师要处理好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设计好微课和学习任务单,课前要突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课中要突显学生的协作学习,解决核心问题。课前教师要及时了解学情,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在线指导,课中要紧扣突现学科核心价值的问题展开教学,这样才能既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