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E教吉林•践行者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9期 总第5680期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9期  下一期
借助信息化打造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访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校长初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占雪 张易南 发布日期:2018-11-30 13:17:18

初颖,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校长,曾获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专家、吉林省骨干校长、长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春市“十佳”校长、长春市科研名校长等荣誉。
 

2003年,初颖来到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任校长,她本着务实求真的教育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学科+特长”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她很注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她和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学体系,抓项目促建设,抓应用促发展,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转意识,促接受
 

提高信息化意识。初颖认为,转变观念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前提。她从领导班子入手,要求他们树立科技更新意识,使用微博等社交工具,学习网络基础知识,运用网络进行办公,逐步让信息化成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提高管理员能力。学校成立信息中心,选派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管理人员,承担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运维、信息技术培训等工作,确保信息化管理服务到位。
 

引设备,创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初颖深深意识到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她多方筹措资金,逐步为教师配备了平板电脑,并向上级部门申请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对信息化教学设备进行更新,建设了两个微机室,为80个班级安装了交互式一体机。学校还在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投入十万余元建设了录播教室,接入100兆网络光纤,内网、外网全部连接到班级和办公室,安装了无线AP设备,实现校园内无线Wi-Fi全覆盖。
 

重培训,打基础
 

初颖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学校采用“校本培训、外出学习、远程研修”三级培训模式,对教师进行设备使用培训,包含一体机应用技能、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培训。特别是普及电子白板、交互式一体机后,学校邀请供货企业人员进行使用培训,确保教师熟练掌握电子白板、一体机技术。“通过培训不仅教师们使用信息化设备的技能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在校内营造了人人用信息化进行教学的氛围。”初颖说。在初颖的积极鼓励下,明德小学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培训、比赛,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能力大大提升。学校还充分利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积累校本教育资源。
 

开展网络教研。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在线教研活动,在一个动态、开放、互动的环境中,让教师和不同学校的同行“面对面”交流,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内部也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开展活动。
 

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提高教师素质。充分利用教师研修网开展培训,每年,学校都组织参加培训,并将培训情况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保证了培训质量。
 

据初颖介绍,明德小学每月都会开展明德教育智慧论坛,鼓励在信息化教学上成绩优秀的教师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强管理,促融合
 

完善信息化教学制度。初颖要求教师使用白板课件进行教学频率要高,不低于课堂教学的70%,学校对教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每周汇总一次,并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以赛促用。学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整合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等竞赛活动,提高教师使用的积极性。明德小学教师在各级课件制作、微课创作、优质课评选、信息化论文评比活动中成绩斐然。在2016—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学校有4节课被评为部级优课,8节课被评为省级优课,30节课被评为市级优课。
 

推进校本资源库建设。学校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同时,不断激发广大教师智慧,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在利用各级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创建校本资源库。
 

明德小学获得了“吉林省创新教育实验校”“长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称号,未来,明德小学在校长初颖及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将继续探究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添上腾飞的双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