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E教吉林•区域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9期 总第5680期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9期  下一期
区域教育信息化典型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11-30 13:13:49

和龙市光明小学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龙市光明小学积极落实智慧校园管理使用、网络安全、人员培训等相关要求,将智慧校园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对校园设施、设备进行添置和改造,为“数字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实现了校区内所有功能场室和应用终端的网络全覆盖。学校按照统一建设、统一接入、统一认证的原则对全校的计算机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并将光纤接入到教育城域网。目前,学校18个教学班,每个班都配备了触摸式交互一体机系统,并安装了希沃授课助手等一系列辅助软件,各班均能有效使用优教助手PC端——优教同步学习网、“班班通”客户端。
 

在全面改善硬件的基础上,学校全面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建立了以骨干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为中心的培训制度,开展了校本化的教师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操作能力、“班班通”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力、教师个人空间和微课制作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打下了基础。
 

未来,光明小学将努力创建一个动态的、优化的信息资源环境,构建一支能运用教育信息资源为学科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信息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营造出一个能促使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氛围,逐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创建一所特色鲜明且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先进窗口学校。
 

和龙市第二实验小学
 

和龙市第二实验小学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持续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培训教师,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完成,拥有智能录课室1个,智慧课堂实验班1个,远程互动教学设备1套,智能读书设备2套。
 

和龙市第二实验小学在2017年承办了和龙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介会,2018年成为“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应用学校,多名教师在各种教育信息化活动中取得佳绩。目前,学校申请立项的“十三五”省级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正稳步实施。
 

丰富的网络资源,设备齐全的多功能教室,使学校的二课活动、文体活动更加精彩,亮点频出。学校成立了科技社团,定期学习并开展各项活动,参加科技社团的学生能用笔记本电脑完成编程,使机器人完成基本的运动。社团在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得集体荣誉40余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创新科技大赛“创新型学校”、吉林省科技大赛先进集体等。
 

教育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回首过去,辛劳而有为;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和龙市第二实验小学将继续在创新驱动应用上下功夫,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为实现教育教学新变革而不断努力。
 

和龙市新东小学
 

为了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龙市新东小学结合实际,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和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开展数字信息化学习,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学校更新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教育现代化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学校十分重视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借助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契机,2015年,学校购买了26台电脑;2016年,学校更新了计算机教室的电脑设备和多功能教室、珠心算教室的交互式一体机;2017年,更新了10个班级的交互式多媒体电子白板,又建成了一个远程互动录播教室,增添了多媒体采编仪5台。同时,学校注重校园网建设,2016年,实现了教室、教研室Wi-Fi信号全覆盖,互联网接入率达100%。目前,学校共有电脑161台,每个教室都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
 

和龙市新东小学还建成了通过远程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校园e站,并依托科普中国的优质科技教育资源面向全校中小学生、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科普活动等。“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落成,为学校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几年来,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新东小学的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信息技术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课堂上学生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学习兴趣更浓。信息化教育不但满足了不同类型师生的需求,促进了师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