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走进新课程,引领课堂教学改革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盐城市响水县响水中心小学 张晓红 发布日期:2018-11-30 13:26:57 |
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不断打拼的教师,我也在不断摸索中砥砺前行。现就日常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谈谈个人体会和感受。 一、新课改彻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我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方式,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例如教学“面积单位”时,我的三个片段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大家拿出学具当中一个最小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你能从我们周围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吗? 生1:我的大拇指指甲盖。 生2:一分钱硬币的正面。 师:你把1平方厘米的大小记住了吗?请比一比,看看我们当中哪个同学能画出一个接近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了1平方厘米有多大,现在请大家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一下桌面好吗?(学生动手操作,感到太麻烦,于是产生了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的迫切想法) 师:确实存在比平方厘米更大的面积单位,有谁知道是什么呢?
师:正确!请同学们在学具盒里拿出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小组讨论为什么选这个正方形?(学生讨论、交流) 师:请你们用平方分米测量一下本班教室的地面。(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联想到应该有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学生们在教师设计的趣味活动中,一次次思考,一次次发现新知,经历了常见面积单位产生的全过程,这也正是学生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个性才会得到张扬。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我出示“35×25”让学生估算,汇报时,一位学生的发言让所有听课教师都为之赞叹。 生:把35看作40,把25看作20,估计结果是八百多。 师:这两个数个位上都是5,为什么你把35看作40,而把25看作20呢? 生:因为这样估算的结果最接近两数的积。 二、新课改真正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定位 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必然随之改变。在教学新模式的引领下,我逐步调整自己,向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转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情境,组织学生发现、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和保持积极心理。其次要引导学生完成适当的数学活动,适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核心进行深度探究,进行思维碰撞。例如教学“认识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你能从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吗?
师:你们认为他这种说法合适吗?讲出你的理由。(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纷纷表示反对) 生2:胶带的宽度大约1厘米,但它是非常长的,所以不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但教师绝不能大包大揽,而是帮助他们观察、感受、分析、思考,让他们明事理,进而掌握变化规律。 三、新课改让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直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本源。“让”是整个教学重心的大挪移,我们把所有的机会和时间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思是指教者通过“引思”到“引学”,让学生由“引学”最终达到“会学”的目标。在“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了,课堂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待进生,对学习均有了浓厚的兴趣,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当中。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全班大多数学生说竖琴是轴对称图形,但有一位学生说:“竖琴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中间有5根弦,5根弦怎么对称?” 师:谁来说服他? 生:沿着中间的一根对折,不就对称了吗?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该生重重地点点头)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优等生由原来的不知道怎样学,到现在能够完全自主学习;中等生也不甘落后,纷纷加油努力,你追我赶;待进生也不再沉默,纷纷向中等生靠拢,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没有这样的民主课堂,学生就没有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没有这样的民主课堂,就没有师生间的共同成长;没有这样的民主课堂,学生就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艰辛而曲折的历程,我只是刚刚起步,曾获得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困惑的考验,我的选择是——沿着这条课改之路一直走下去!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