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让微课走进语文课堂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益阳市大通湖区第二中学 骆永红 发布日期:2018-10-19 08:12:48 |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微课的应用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可以从古诗、作文、读书交流、成语等多方面进行开发,让语文微课走进学生的生活,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打开一个新的空间。
成语微课堂是我们课前热身中的一项内容,它主要以两种形式展示。一种是由教师制作微课脚本,然后自行录制;一种是在学生课前热身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个学生为一组,各司其职:主讲、评分、板书。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先用故事导入,然后根据这个故事让学生说说与之相关联的一个成语,下一步就是解说成语的意思,并找出与之相应的近义和反义成语。最后练习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或阐述其中的内涵意义。 在交流预习这一环节中,“作家作品微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制作“作家作品微课”脚本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古代)、生活背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文学流派等。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作家作品微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基础知识,学生还能将预习成果在交流预习的环节中展示,这样的微课预习比单一的书本预习更充实,更有吸引力。 二、开发和应用合作探究的微课,让课堂教学变得灵动起来 在微课的辅助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课本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微课对知识进行理解感悟,课堂气氛活跃开放,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变得更大更广,真正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古诗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量不可小觑。在录制古诗微课时,第一步是通过诵读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使学生“美读得其法”。因此微课中教师的范读要求达到三个要求:一要读出基调,读出重音,读出节奏。二要明诗意,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并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三要赏意境,扩宽想象空间。录制古诗微课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借助诗句展开想象,领略诗人的情感。我发现,在微课的辅助下,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师,学生主动“要听”比“被听”的效果要好多了。 三、开发和应用中考复习的微课,让语文答题变得更规范 我们针对语文中考复习,制作了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微课,结合考题中类似的题型去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讲述修改病句的例句时用微课展示了常见的几种方法;在现代文阅读部分用微课展现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和要领。这类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微课,剑指中考,帮助学生学会规范化答题,学生容易接受并会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因此,中考专辑微课依然有其必要存在的价值。 四、开发和应用课外阅读的微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校得到香港“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会的资助,建立了梦飞翔图书室,正好为我们的“读书交流微课”打开了应用市场。我们设计了两种类型的读书交流微课:一种是教师制作脚本录制微课,一种是学生在教室里利用午读课荐书时进行现场录制。读书交流微课脚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概括、精彩片段、角色介绍以及阅读感悟。有了读书交流微课,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就能有兴趣有目标,阅读也更有效果。 我们的微课堂还从班会活动、作文专辑、课前演讲、名言赏析、课前趣味三分钟等方面进行开发和应用。这些微课的开发,都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录制中来,既能节约课堂时间,还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通过充分利用优质空间课堂,指导、督促学生进行网络学习。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