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论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应用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池州市贵池区城西小学 吴先春 发布日期:2018-10-05 13:42:02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仅靠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授课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现如今教师更习惯于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海量的网络资源,制作精美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多媒体可使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通俗易懂,事半功倍。
片段一: 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位作家(多媒体出示朱自清的简介),30秒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快速记忆。(学生在钟表滴答滴答的倒计时声中快速记忆。)
片段二: 师:正所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接下来,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二自然段。谈谈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呢?生:“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是一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因为留不住时间而感到伤心。 师:这句中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把“日子”比喻成“一滴水”。师:那又是多少日子和什么样的一滴水呢?生:“八千多日子”和“针尖上的一滴水”。师:(多媒体出示针尖上的一滴水)这就是针尖上的一滴水,你觉得这八千多日子留得住吗?生:留不住!师:那我们让它落下来吧。(多媒体出示一滴水落下来的视频,水滴在水面上慢慢地弹跳,越来越小。) 师:如果这滴水滴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还能听见声,看见影吗?(播放一滴水滴到大海里的视频。)生:不能!师:这个比喻恰当吗?生:恰当。(示范读第2自然段。)(生齐读第2自然段。)
最后,教师追问,这样的水滴滴在大海里,还听得见看得见吗?视频出示一望无际的大海画面,并配上音乐。所以对于作者的时间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片段三: 评析:在优美的音乐声里,屏幕上秒针在一秒秒移动。瀑布倾泻而下,正应了赵老师的那句话“时间如流水”。最后一分钟,是短暂的,但在那秒针的移动里,在瀑布的流水里,学生分明感到时间的匆匆流逝。时间是看不见的,时间的流逝更无形。赵老师巧用多媒体,让时间仿佛就在眼前,使得学生感同身受,对时间倍感珍惜。 赵老师三处使用多媒体,让抽象的时间变得可感。正如赵老师所说:“大家在这节课上看到更多的是课件或音乐,其实,这些都是形式,目的是让不容易感知的时间变得文字化、文学化、形象化、具象化,让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课件、音乐就像是指月亮的手指,顺着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月亮,但看月亮不一定非得用手来指。”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是多媒体的作用之一,这也将成为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的依据之一。 当然,多媒体教学还有提高学习效率,起到及时练习的作用。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利用多媒体图片、文字、视频等媒介,可让学生快速认识课文中事物,或一些用语言表述很繁琐的知识。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4课《寓言两则》中,我为让学生记住“弱”字的字形和字义,在课件中出示两把并排的弓,及“弱”字的小篆、隶书、楷书写法,并精心制作了字形演变的小视频。“弱”字的本义是两把并排放在一起的弓,但是弓使用时间久了,弦难免会松弛,弓也就变弱了。学生一看,一目了然。 传统教学,是靠一支粉笔。新课授完,若想在黑板上出几道题让学生写,只有用粉笔将题目抄在黑板上,不仅费时,效率也低。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事先做好习题课件,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习题便马上呈现。学生做完后也可立刻知道正确与否,教师再及时针对性讲解。相同时间内,学生可做更多训练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巧用、善用,便会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