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例谈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石甸小学 朱 发布日期:2018-10-05 10:05:38 |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时代,也是一个自主性、个性化非常强的时代。大数据的发展使教育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正接受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如何巧用各种现代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推波助澜,如何使学生学会辨别、分析丰富的数据信息,已成为当下教师必须做并要做好的事。
一、大胆放手,促进合作 上课伊始,我开门见山地出示如下4张单式统计表,引导学生回答4个问题: 1.电脑绘画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2.陶泥组一共有多少人? 3.哪个组男生最多,哪个组女生最少? 4.这4个兴趣小组人数一共有多少? 前两个问题学生可以看表格直接回答,后两个问题要综合四张表格比较后回答,很容易出错。我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想到了要合并表格。我接着出示小组学习合作要求,引导小组成员一起动手,将四张单式统计表绘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 说实话,对于这样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索,曾经我真的很没有把握,毕竟复式统计表的绘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担心他们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也怕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自己难以驾驭。为此,我还设计了另一套方案并进行了试教,但整节课基本以教师“给”为主,师生间一问一答过于频繁,看似滴水不漏,实则由于过多的牵引,导致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发挥。往往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而是我们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我们总想着防患于未然,却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条件去激发他们的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放手,借助小组互助的力量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正是在放手之后我才发现,学生们真的可以创造奇迹! “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横栏写组别,竖栏写性别,这样将四张表格合并成一张表格,看得很清楚。”“我们组认为他们组的表头只有性别,可是横着看写的又是组别,感觉不太清楚,应该再加上性别,用两栏来表示。”“我们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我们认为加上人数这部分更合适,也就是表头最好用三部分。”“我认为你们的表格还可以加上总计一栏,这样容易看出一共有多少人。”“我妈妈说她在做账的时候,习惯将总计栏写在最上面,因为可以随时增加统计的内容。”…… 当然,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教师对研究成果的精心选择与梳理。由于小组合作后的表格各有千秋,先喊哪个组发言,再喊哪个组来修正,都需要教师科学智慧地安排,有问题的先来,最接近正确答案的最后上台,否则组与组之间的思维碰撞很可能一瞬间便消逝了。放手之后没有了事先的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学生们借助合作在跌跌撞撞中一路前行,一路收获。他们汇报交流时神采飞扬,信心满满,也许他们的答案并不完美,但正因为不完美,才能在不断完善与修正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终走向成功,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搜索、辨别、分析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由此可见,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努力转变观念,将课堂中“教师的精彩”切切实实转变为“学生的精彩”。 二、巧用技术,深化认知 学生们小组合作的成果如何呈现出来?如何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看到大家分组讨论的结果?本课利用SeewoLink这一软件,在分组制作表格后教师即拍即传。首先在电脑和手机上都要安装软件,并确保手机与电脑连在同一个Wi-Fi环境下。使用时先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连接电脑,然后点击手机SeewoLink中的“远程桌面”,然后再点击“移动展台”,这样就可以随时拍照上传到电脑了,也可以直接点击上传资料,选择所有需要上传的照片,同时上传。(如图) 利用这一软件,学生们看到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被选中,十分喜悦,其余小组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在汇报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可以在屏幕上选择点击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与补充。新技术为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使教师的课堂调控更加便捷。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学生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为了让他们的认识更加到位,我还利用录截屏软件制作了微课,语音与PPT同步播放,以复式统计表的口吻向大家自我介绍:“嗨,大家好,我是一张复式统计表,我由三部分组成,标题、时间、表格。我最主要的部分是表格。看,这是表头……”微课直观呈现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与特征,学生们通过观看,对复式统计表的把握也更加准确。
三、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数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其源于生活,也必须植根于生活。复式统计表就在学生们身边,所以一开始就利用学生们身边兴趣小组的数据自然引入新课。在大家根据4组数据制成复式统计表后,我故意将复式统计表上的几个数据弄上污点,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既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让他们获得了成功感。 世界的本质就是大量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懂得取舍与关联并能够快速正确地解决问题尤为重要。我们有必要联系生活,选择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借助生活培养学生对数据、对数学的感觉。以上练习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学数学、用数学,通过观察分析自动筛选出必要的数据,正确快捷地解决问题。最后引领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各种各样的统计表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学生们在各种情境中体验了数学,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数学对人类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悄然来临,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科学有效地设计每一节课例,传承优良传统,创新教学方式,真正成为一名智慧的教育者。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