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E教吉林•践行者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4期 总第5652期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4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托网络空间建设 助推师生自主发展——访长春市宽城区宋家小学校长王红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尹霁虹 王玉 发布日期:2018-09-21 08:06:47

王红丽,中共党员,教育硕士,小学一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语文学科省级骨干教师,长春市教育科研型名教师。


自担任宋家小学校长以来,王红丽始终以务实进取的精神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坚持以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管理学校,把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学校打造成了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校、国家级珠心算教育基地校、长春市科普教育基地、长春市新优质学校。
 

自2016年3月起,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王红丽带领学校开始探索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与应用。学校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形式、学习形式、教研形式、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形式和家校互动形式,实现了人人可选择、生生会学习、个个能展示的课程目标,推动了教师与学生的自主发展。
 

开展空间课程,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由于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65%的学生来自于农民工家庭。为了弥补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基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的自身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在王红丽的引导下学校启动了“1+X”网络课程建设。其中“1”是国家课程,“X”是学校在国家课程基础上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聚焦互联网课程的路径,瞄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目标和载体,从课程资源建设出发,通过推送、接收、互动,实现教学的师师通、师生通、生生通。据王红丽介绍,现阶段,学校共开设了书法、珠心算、开心农场、艺术欣赏等课程,利用微课形式授课,在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空间档案,记录教师发展轨迹
 

学校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成长档案。其中,张春艳老师就在自己的空间开设了“名师引领”“教苑探索”“东篱采菊”三个特色栏目。“名师引领”中转载了她欣赏的专家名师的文章,作为教学实践的引领和指导;“教苑探索”栏目中收集了她经过研磨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而“东篱采菊”栏目记录了她的一篇篇教学随笔及教研成果。其他教师在阅读、评论、转载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
 

把教学成果串联起来,就是教师们专业成长的轨迹,他们以学科教学的视角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网络空间存储、展示、共享资源的功能,将空间建成个性化的成长档案,真正实现“我的空间我做主”。
 

学校网络空间环境下的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育教学过程、反思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教学策略,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个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加强空间互动,创新家校共育形式
 

王红丽十分注重网络空间建设。目前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基本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作业推送方面,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的教师定期向学生空间推送作业,低年段作业形式均以练习朗读、单项选择题为主,学生回家在电脑或手机APP上用10分钟就可以答题完毕,然后在“留言板”上向教师汇报“作业已完成”,教师进行批阅、统计,家长也可以通过空间同步了解到孩子的作业情况。每天训练10分钟,日积月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家长辅导的压力。
 

学生展示方面,教师王玉娟把个人空间建成语文学习的展示平台,上传了大量的学生作品和活动照片,在互动留言中,可以看出家长对教师、对学校教育的高度认可。
 

家长互动方面,学校教师在个人空间中发布任务,学生积极参与,随后家长通过投票等形式参与其中,家长间的网络互动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家教指导方面,班主任张茉老师针对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相对匮乏的现状,在她的空间里开辟了“教子有方”栏目,发布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和案例,指导家长如何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配合教师与学校的教育等,拉近了家长与教师、与学校的距离,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
 

王红丽以前沿的教育理念、精专的业务能力、高远的教育智慧引领着宋家小学不断成长,学校网络空间建设初见成效,助推了师生的自主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