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E教吉林•区域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4期 总第5652期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4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基础 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延吉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综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伟明 许洪亮 李圣哲 发布日期:2018-09-21 16:43:04

延吉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直属事业单位60个,教职员工4845人,在校学生48965人。几年来,延吉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省、州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服务学校、服务师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夯实三个基础,健全体制机制”为手段,全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4年,延吉市基本完成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时任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到延吉市调研指导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15年,延吉市参加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夯实保障基础,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延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由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机构定期召开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题推进会,制定下发《延吉市教育信息化建设2013-2015年规划方案》,将“三通两平台”建设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突破性工作目标任务,并以“大投入促大发展”为工作总思路,将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比例按照不低于教育公用经费总额的20%落实。近两年,延吉市累计投入资金6619.6万元,完善了网络基础环境建设、学生计算机房建设和教师计算机装备配置等,有力地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夯实改革基础,全力构建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
 

延吉市把创新工作方式作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兼顾多种运营方式,构建合作共赢体系。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资源共建共享是构建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的总方向。因此,延吉市经过积极探索。深入调研,构建了合作共赢的市场运作机制。通过科学研判、优化组合,最终选择与两家优秀企业共同组建“1+1+1”的战略合作体系,以共同研发、集中推进和运维外包等方式,由三方共同完成延吉市“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基本运营方式是政府购买基本服务,将教育资源免费提供给学校和家长使用,并通过开发增值服务,保障合作企业的政策性盈利,实现共赢。
 

目前,延吉市教育互动云平台已基本完成。教育互动云平台及互动教育客户端,为全市师生和家长提供了可控可管、安全可靠的网络空间和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线上课堂和课后辅导等服务,基本形成了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管理活动和教育服务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构建教育城域网。建立科学实用的教育城域网络,是教育信息化的有效着陆点。自2014年开始,延吉市坚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信息技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资源和软件建设为基础,集教育教学管理、通讯、应用为一体,为全市教育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环境服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城域网络,搭建了“1-6-60”模式的网络布局。
 

目前,全市45所学校的1105个班级均配备有线网络、教学终端、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每所学校建有1-2个演播室级录播教室,并通过优质校与乡镇薄弱校之间结对子的方式,每周利用远程视频开展4次城乡互动教学,促进城乡间、校际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协调调动多方力量,构建民族区域特色。走特色创新之路是提升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层次的有效途径。延吉市属于少数民族县市,全市有朝鲜族学校17所,民族联校4所,朝鲜族在校学生15000余名。为加强民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针对目前朝鲜族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等问题,延吉市专门制定了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发展规划,依托延边大学共同开发中国朝鲜语搜索引擎及电子词典,着力打造高质量的“中国朝鲜族教育资源服务云平台”,从而满足全国朝鲜族教育教学的需要。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大学区教育优势,集中研发朝鲜族学科教育资源,并通过组织课件比赛、公开课、汇报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及时收集整理,充实到教育教学资源库中。目前,延吉市完成了2T左右的朝鲜族教育资源库建设任务。
 

夯实环境基础,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普及应用
 

营造积极的发展环境,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普及应用的首要条件。延吉市首先成立了延吉市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教研培训团队,专注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应用及培训、推广和宣传工作。近两年来,组织了数场针对校长、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的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累计培训1482人次,并组织了3090人次参加信息技术“国培”和“省培”活动。
 

其次,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4所信息化试点学校,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开展翻转课堂、微课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自“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以来,延吉市共完成晒课841节,其中推选“优课”137节,共有4节课直接入选国家级评比,有21节课被评为省级“优课”。
 

最后,延吉市在系统内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办公自动化,利用延吉教育云平台下发各类公文,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节约行政成本。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