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致力打造数字化校园——访吉林市龙潭区实验学校校长董富春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畅 袁宏明 发布日期:2018-09-07 15:09:18 |
董富春,吉林市龙潭区实验学校校长,吉林市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吉林市劳动模范,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
董富春认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是打造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推动了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目前,学校承担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和“小学各学科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两项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整体提升理论的融合和支撑。特别是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们制作微课,大胆尝试,把信息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有机结合,实现了先学后教。
信息技术与学生课内外活动相结合。为了让社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校利用Cctalk网络直播,将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进行现场直播。直播空间的开通也成功架起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沟通的桥梁,每逢节假日,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空间里自由交流。同时学校还尝试让学生开展直播活动,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网络的强大影响力。
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董富春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致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逐步实现“三大转变”,即:转变学校的管理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主抓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工作。 硬件环境建设。董富春表示,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目前学校已有的硬件要用好、用足,同时,还准备添置专业的优课录播室,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接下来,学校会逐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并鼓励教师将好的教学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资源库,使校内所有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另外将学校现有的较优秀的教学课件上传至吉林市教育云平台,为推进区域内的资源库建设积极发挥作用。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信息运用的主体,近期学校将加强教师的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的培训,重点落实学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鼓励各教研组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建立教师主页,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建校60年来,龙潭区实验学校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确立了“缔造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目标。未来的龙潭区实验学校在校长董富春的带领下,会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立志走出一条打造信息化校园的发展之路。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