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E教吉林•区域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3期 总第5646期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3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本版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域教育信息化典型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城市镇赉县电化教育馆 刘青伍 吴迪 发布日期:2018-09-07 14:39:47

镇赉县第二中学

 

镇赉县第二中学现有16个教学班,有学生629人、教师117人,有主控室1个、微机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录播室1个、电脑227台、电子白板21个,实现了班班有电子白板,而且使用率达100%。
 

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方面,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学校领导班子为成员以及计算机教师为技术指导员的领导小组,电教室、教务处负责学校“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工作,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和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包括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班班通”电子白板等设施的使用制度,每一项都有专人负责,并与学校签订责任书。每月派专人对硬件设备进行一次维护。
 

同时,学校建立了长效的培训机制,邀请技术专家来校培训指导,并要求教师全员参加培训。或面对面答疑解惑,或建立微信群,远程答疑解惑。另外,学校还派主管副校长和计算机教师赴外地考察学习,解决“瓶颈”问题,回来后统一指导培训,时刻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运用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培训按年龄段和学科及专业分类进行。目前中青年教师能完全掌握新型教学设备的使用,老教师能掌握基本的使用技能。


学校高度重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教师参赛,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对每一节上传的课程都严格把关,不合格的课绝不上传。截至今年,学校已累计晒课200余节,其中,美术教师郑海香等二十多名教师获得荣誉。


另外,在2017年白城市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数学教师赵超,道德与法治教师张静,体育与健康教师冷岩、包春苗参赛并获得荣誉。
 

未来,镇赉县第二中学将更新传统教学管理观念,将“三通两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实现生生通、家校通、师生通。同时加强教育管理团队的建设,完善学校教学管理信息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局域网建设的开发,打造智慧课堂、智慧班级、智慧校园;加大对教学管理系统领域的资金投入,保障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推进。


镇赉县庆余小学
 

镇赉县庆余小学按照白城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指标的要求,努力建设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教学改革的技术支撑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开辟学校特色凝聚、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网络家庭联系的信息化通道,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庆余小学建设以“校”为本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并深化应用,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学校已提高原有宽带,为教师提供与基础设施配套的教学资源和软件资源,改善了网络教育和学习环境。


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学校根据镇赉县教育局的晒课任务安排,以学区四校为一组,科学合理地分配晒课任务,并要求每位参赛教师提供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和评测练习等。近两年,学校全学科晒课76节,上传录像课13节,在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市级优秀课1节,县级优秀课2节。
 

庆余小学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加强信息技术竞赛的辅导工作,开展学生电脑小制作活动、班级网页制作比赛、电脑设计比赛等。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网络技术制作微课,并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认识微课、会制作微课,并有效地使用微课,让微课成为一种有效教学辅助手段,形成翻转课堂。目前,学校有8名教师的微课在吉林省微课大赛中获奖,1名教师在国家微课大赛中获奖。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已开启,庆余小学将努力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圈,让课堂知识容量更大、教学反馈更及时、课堂教学更高效、课外辅导更方便、家校互通更快捷,从而打造智慧校园。
 

镇赉县嘎什根乡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镇赉县嘎什根乡学校始终将信息化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为此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校长王国庆担任组长,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主管后勤的副校长白春光负责信息化设备硬件管理,主管教学主任李彦东负责实施信息化教学,赵壬琪老师负责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技术的培训。


在教学方面,学校已经建成多功能报告厅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配备电脑150台、其中学生用机50台,教师用机100台。购置了教学多媒体设备,数码照相机1台,录像机1台,投影仪24台,大屏幕24个。信息化设备的配置,优化了信息技术环境,基本实现了教学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


自推进“三通两平台”工作以来,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学校领导班子为成员及以微机教师为技术指导的领导小组,狠抓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由专人负责“三通两平台”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


为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发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促进教师成长,学校于2018年2月建立了电子录课教室。录课室采用一机双模录播设备,既支持全自动录制方式,也支持半自动和手动人工导播方式。录课室在墙壁上分别设有4个采集器,实现了同步录制、实时直播、在线点播、自动跟踪、多方交互、后期编辑等功能。


几年来,学校围绕“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本着“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家校沟通服务”的宗旨,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研训活动,教师的学科整合意识增强了,教学水平也有了提高。


通过几年的努力,信息技术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未来,学校将倾力建设校园网,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努力打造出一所与城市接轨的现代化学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