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科学规划 推进教育信息化稳步向前——松原市前郭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纪实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道福 蒋少军 王天昊 发布日期:2018-09-07 14:03:49 |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松原市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落实课标为主线,以研培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发展目标,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提高教师素质做出积极贡献。
扎实开展调研和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工作。各教研室深入基层学校听教师说课,深入课堂观课,组织教师研讨并结合实际进行指导。学科教研室还加强了对教师按标备课和按标上课能力的指导,提高教师落实课标、理解教材、组织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教研室围绕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这一主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指导,对实现教师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有很大帮助(侧重电子白板的应用技能与小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教科所和学会在下乡调研指导过程中,注重立项课题过程性研究的指导,并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确保课题研究具有实效性。 创新开展主题教研工作。各教研室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分别开展主题教研会,为教师业务成长提供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反思课堂的途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平台。另外,各科教研室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六个优化的目标,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研讨,即:研讨学生,找教学的增长点;研讨教学内容,找提高的潜在点;研究自身,让教学更有特色;研究教法,让教学效率更高。 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能力验收工作。按照《前郭县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安排,前郭县对农村中小学35周岁以上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生(品社)、蒙文学科教师,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蒙文学科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验收。 全力做好“双十佳”教师评选工作。按照《前郭县双十佳教师评选方案》的安排,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双十佳”理论测试入围的100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能力考评,最终在新秀组和能手组各评出10名教师,确定为前郭县的“双十佳”教师。
进行课程标准达标考试。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课程标准,创设教师研学课标的氛围,强化教师按课程标准备课和上课的意识,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把握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前郭县将新课标达标考试成绩纳入教师考核标准。 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前郭县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课例展示培训会”,以真实课例引导教师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开展网络研修活动,引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参与网络研修和教学实践。 保质保量完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选送工作。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前郭县按时完成省、市的选送任务,由信息技术教研室牵头,采取基层学校选送,学科教研员及信息技术教研员评选的方式向上级业务部门推送优质课程。参加活动的教师明确按照评课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保证录课质量,保证参选作品的质量。 强化民族教研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民语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提高教师在蒙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前郭县组织将民语教师进行民族中小学学科教研会和民语教师培训工作。 加强教研管理工作。在教研管理方面,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全力做好“四个转变”,即:由重视课题数量向重视内涵质量转变;由重视理论研究向重视实践探索转变;由重视材料管理向重视过程管理转变;由重视少数参与向重视全员参与转变。努力实现“四个结合”,即:教育科研要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教育科研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教育科研要与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教育科研要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充分发挥教科所与教育学会的作用,积极推广优秀科研成果,及时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强化创新管理,体现了开展特色工作具有先进性的特点,在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收获了一定的经验。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