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安徽·微应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1期 总第5623期 2018年06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1期  下一期
交互式电子白板——语文教学的“最佳拍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滁州市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 周兵 发布日期:2018-06-29 09:35:34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时代。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活力,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一、活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交互式电子白板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推动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交互式电子白板以鲜明可感的形象、悦耳动听的声音、绮丽多变的色彩,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中枢神经的兴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和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先从白板资源库调入《海底世界》的视频,聚光灯功能聚焦关键处,并实时用照相机功能截取需要的画面,到白板当前页,静态观察海底世界的神奇之处。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同时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视频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二、活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手段的运用,将形象和语言分别作用于大脑,使大脑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有利于记忆力的巩固,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力。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把生动的形象、逼真的音效和变化的情节展示给学生,并根据媒体展示的内容再补充独有的想象世界,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先从资源库调入呈现一片嫩嫩的草地的图片,再调入一只小鸟,引起学生们兴趣,他们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此时我问:看到了什么?小鸟会怎么说?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再利用白板的触控置顶功能,呈现几幅具有春、夏、秋、冬特征的图片,同时插入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最后,再让学生按照课文句式说一说,或用喜欢的方式说一说。有了前面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的使用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再创造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三、活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腾飞


交互式电子白板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它使学生通过学习而趋于独立,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成为在学习上独立自主的人。语文课的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它包括: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和提高思想水平、扩大知识视野、丰富文化素养、锻炼性格意志、培养审美观念等方面。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使学生阅读到信息容量很大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学生可通过阅读光盘所展示的优美文段,欣赏光盘所展现的精美画面、精彩的动画及动听的音乐,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其次,通过智能游戏,让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寻找游戏等学习汉语拼音和语文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竞争进行学习。对每次游戏的结果,交互式电子白板都通过声音和图像给予反馈和强化,这样学生在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既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等,其优越性不容置疑。只有在课堂中恰当、巧妙、有效使用这一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功用,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最佳拍档”。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