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E教吉林·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50期 总第5617期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0期  下一期
推进技术融合 发展“阳光教育”——通化市通化县实验小学着力打造信息化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闫静茹 张金凤 发布日期:2018-06-15 11:01:51

通化市通化县实验小学近年来结合教育发展形势,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管理、育人、发展的着力点,借助信息化力量,推动学校“阳光教育”理念向纵深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创新教育优秀实验校等荣誉称号。


致力硬件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异彩纷呈


2004年,学校内部网络布线,实现校园网全覆盖;创建电子备课室,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2011年,40台多媒体投影仪在班级投入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常态,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2015年至今,校园重布网线,提升至100兆带宽,45个教学班全部安装希沃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教师、学生积极投入信息技术与教学、德育的深度融合,积极创设空间,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目前,学校拥有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121台计算机,可实现师生教学互动双向交流。学校建有校园监控系统、智能广播系统、学籍网上管理系统,实现了校园网络、智能广播、实时监控三网一体。学校还成立了课件开发中心,储备了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可用资源。


致力内涵发展,提升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学校从校本培训、课题研究、研修模式、课程内容四个方面裹挟、拉动、助推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应用能力,进而达到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开展“普及+提高”双层面校本培训。学校把信息技术培训分为普及型培训和提高型培训。普及层面要求全体教师基本熟练使用Office、希沃一体机等工具,同时要求教师能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上网搜索、查找、筛选、加工等。提高层面主要针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培训内容为Photoshop、Flash动画、录屏、文件转换器、思维导图、草根二维码等软件的运用。


创新研修模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14年开始运行的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使学校教师研修活动由“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和“多元化”。一是教师通过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参加在线研修,参加微课大赛、IT赛课。二是依托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三是2015年至2017年,通化县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开展“国培计划”带动各校整合网校研培,构建了以磨课为基本范式的教研新模式。另外,学校累计210人参加了“国培计划”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参训率为100%,及格率为100%。


探索课程内容融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对教师、学生而言,重在“应用”。学校不断尝试将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强学生的上课体验与使用效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课题的实施,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完美融合的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使得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稳步成长。


致力环境文化建设,创设阳光健康的校园生活。


学校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需求,在已有网络平台基础上,不断完善家校通等网络平台,创设健康开放的信息化校园文化。学校开通微信公共服务平台,便于家校沟通;开通师生文化网络平台,展示教师、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网络空间;开通“信息技术教师”公众号、“实小博客达人”工作坊等,使阳光、博爱、健康、发展的师生文化水到渠成;开通数字化管理系统,方便各部门常规工作。教师电子业务档案、电子学籍管理、校园环境的数字化管理、高清监控、电子行事板、LED电子屏等已成常态,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为学校、师生、家长创设了阳光、健康的校园文化。


在现代化的教育之路上,通化市通化县实验小学加强硬件建设,致力内涵发展。相信未来定将砥砺前行,向着新的高度奋力腾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